|
1995年,全市以集中供热、热源和燃气气源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集中供热管网、燃气管网,以及城市供电网,努力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基本保证了煤炭、电力、燃气、成品油和热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供应。
全年一次能源产量92.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原煤产量129万吨,比上年下降2.3%;天然气供应量280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5%。全年原煤供应量980万吨。二次能源生产量达到18.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7%。地方电厂和企业自备电站(不含哈尔滨热电厂和哈尔滨发电厂分成电量)发电量为72 303万千瓦时,与上年持平;哈尔滨供电区供电量61.4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7%,售电量58.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5%。管道煤气供应量11 07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4.3%。全市热力供应量76.8百万吉焦,其中采暖供热22.17百万吉焦,生产供热54.63百万吉焦。全年计划调入成品油28.8万吨,实际调入22.076万吨,销售24.88万吨,比上年下降7.5%。由于成品油供应渠道多元化,市石油公司计划供应量约占全市总供应量的50~60%。
1995年,坚持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以电力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发煤气、热力等二次能源,不断改善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能源供求基本平衡。全年实现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2.56吨标准煤,节能率为2.23%,节约标准煤15万吨。经对16个部门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考核,其中15个部门比上年同期下降或持平,占93.75%;1个部门比上年同期上升,占6.25%。经对部分重点耗能企业的34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最高限额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有56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低于最高限额,占考核量的84.85%。
在开展节能技术进步工作中,推广正转链条锅炉分层式给煤装置,共改造锅炉9台,总容量113吨/小时,推广天润抗磨节能剂6.5吨,推广节能保温涂料450吨。企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5 600余万元,结合新建、扩建、改建技改项目和设备大、中修等工作,广泛开展对消耗高、效率低的费能型设备更新改造,收到明显效果。
通过对机械、轻工、纺织、粮食等行业的27户企业的117台耗能设备的监测,其中监测单台设备90台,合格56台,占被测试设备台数的62.22%,复测单台设备27台。合格17台,占被复测设备台数的62.96%。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工业企业耗能设备亟待更新改造。
(王喜权 任鸿章 苗得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