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组织实施《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在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后第一产业增加较多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第三产业的4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内部结构继续得到改善。第一层次(流通部门)中,国内贸易增长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巩固原有市场基础上,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获国家验收并正式开业,旧物交易市场开始启动,江南春大厦、和平商城等零售网点投入使用。对外贸易在国家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外贸企业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交通运输业保持平稳增长。邮电业发展迅速,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新发展城乡电话用户17.7万户,市话普及率达到21.3%。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也有不同程度发展。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中,金融业稳定发展,机构总数发展到1 420家,完成地方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截至年底,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6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各项贷款余额6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货币净回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保险业有较大发展,全市承保国内财产险总额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人身保险总额503亿元,比上年增长44.1%。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6%;旅游外汇收入1.32亿元,比上年增长67.5%,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业由于资金短缺,商品房积压严重,发展比较缓慢。全面实施"金桥工程"、"哈尔滨区域网工程"和"哈尔滨信息网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全年评估项目72项,总投资额42.5亿元,建立工程监理和项目验收制度,并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工程建设中具体实施。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中,全年实施重要科技计划项目208项,投人经费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取得科技成果 1 100项,其中国际水平的194项,国内先进水平的704项。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达到56.4%,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都有新发展,竣工中小学校舍3.2万平方米、教工住宅5.3万平方米,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也取得新成绩。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中,原哈尔滨市党政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压缩编制,理顺职能,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侯文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