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哈尔滨市在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中,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财政、信贷、投资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完善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管,运用财政投入资本金、政策性银行贷款、财政对商业银行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选定的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
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97年末,银行对农业贷款余额为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农村信用社贷款22.3亿元,增长16.1%;全市投入2.75亿元,新建、续建和维修改造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构造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2.98亿元,增长7.9%。兴修一批防洪治涝工程和水保工程,双龙、永发水库按期竣工。农业三期开发的32个项目全部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四期开发的21个项目启动实施,改造中低产田181万亩。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五年计划从1997年3月开始实施,共安排17个项目,年末已完成投资2 243.67万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4.14万亩,大豆"大垄密"示范园中的2 000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241.2公斤,比非攻关田亩产增加50公斤以上;玉米高产示范园玉米亩产达650公斤,比相邻非示范区亩增产近300公斤。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有3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多渠道增资减债,为企业增加资本金10.6亿元,核销债务9.2亿元。新组建电表、大众等11个企业集团和9户股份制有限公司。按照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对一些重点项目实行政策倾斜。技术改造投资完成34.51亿元。亚麻厂、工量具集团等企业的22个项目竣工,医药集团等企业的60个重点项目投产达产,高精铝钣带材、4G1发动机两个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17家。
积极筹措资金,为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总投资12.03亿元、总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的机场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铁路哈南编组站二期工程及配套枢纽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15亿元。马家沟机场开发区集中供热工程完成投资2 700万元,新增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投入近3亿元,年产2.5万吨苯酚丙酮项目已建成投产。邮电、电信快速发展,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73.25万门。按照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战略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向第三产业倾斜。重点突出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城市风光、冰雪、人文景观等旅游项目。二是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以住房商品化为突破口,启动住房市场。三是发展金融业,完善金融市场,做好政策性银行代理业务,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四是加快发展信息业,完成国家级哈尔滨“金桥区域网络中心”建设。五是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为整个经济增添活力。
(徐国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