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经济管理》
 
 
计划管理
 
 
【国民收入】
 
 
    1987年,哈尔滨市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为57.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在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中,商业为8.2亿元,增长22.7%;运输邮电业为2.3亿元,增长18.8%;工业为37.2亿元,增长10.5%;建筑业为4.5亿元,下降4%;农业为5.6亿元,下降16.9%。全市人均国民收入482元,比上年增加178元,增长7.6%。市区国民收入为50.4亿元,比上年增长977%,人均国民收入1 865元,增加236元,增长8.1%。
    1.工业部门创国民收入居首位。
    从国民收入的部门构成看,工业部门占比重较大,达64.4%,比上年的64%上升O.4个百分点。商业占14.1%,比上年的12.1%上升2个百分点。农业占9.6%,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建筑业占7.8%,比上年下降O.3个百分点。运输邮电业占4.1%,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2.1987年国民收入的变化特点
    (1)增长速度较快。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8.9%,高于当年计划增长7%的速度。增长快的原因,主要是占比重较大的工业部门增长较快。1987年,工业企业推行以目标利润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制经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产品销售率为94.3%,比上年增长4.1%,实现利税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工业净产值比上年增长10.5%,增加1.1个百分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货渠道增多,流通环节减少,全市商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扩大购销,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上年。1987年,全市国合商业商品纯销售额为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销售百元商品实现毛利比上年增加1.12元,增长10.1%,销售百元商品支出费用由上年的7.61元降到7.51元,商业净产值比上年增长22.7%。
    (2)新增国民收入较多。1987年,新增国民收入74 994万元,比上年多增5 973万元。在新增的国民收入中,由工业、商业提供71 397万元,占新增国民收入的95.2%,工业部门新增国民收入达50 456万元,比上年的37 491万元增长26.2%,占新增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67.3%。
    (3)净产值率下降。1987年,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效益仍不够理想。净产值率比上年的34%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工业部门净产值率下降影响。工业净产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造成产品成本增加,全年可比产品成本增加3.4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2%。②资金占用过大。1987年工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占用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资金利税率仅为14.03%,比上年减少0.44个百分点。③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返工率高,一些产品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格,造成企业亏损。1987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1.2亿元,比上年增亏37.6%。亏损企业322户,亏损面为12%。如哈尔滨化工总厂生产的13种产品中,有苏达、磷酸等六种产品的销售价低于成本价,只苏达一种产品,使企业亏损58.9万元。④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1.9:58.1变化为1987年的40:60。(杨桂庆)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