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全市菜薯指导性计划面积8.67万公顷,实际完成菜薯播种面积9.33万公顷,超计划7.7%;计划商品量212万吨,实际完成238万吨,超计划12.3%。其中:市郊菜薯指导性计划面积2.2万公顷,实际完成2.33万公顷,超计划6%;计划商品量61万吨,实际完成67万吨,比计划增长10%。市郊春菜实际播种面积2 638公顷,商品量9.4万吨,夏菜实际播种面积7 621公顷,商品量23.6万吨;秋菜实际播种面积10 400公顷,商品量39万吨,秋菜窖储量4万吨;土豆实际播种2 674公顷,商品量5.5万吨。
2002年春季气温回暖早,全市蔬菜生产动手快,大棚蔬菜育苗与定植比往年早7天左右。七区十二县(市)在结构调整中,减少了玉米等大田作物的面积,增加了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面积。全市菜薯面积比上年增加3 333.3公顷。全年蔬菜产销特点:一是更新蔬菜品种。全年引进与培育国内外优质、抗病、耐储、货架期长的蔬菜品种30余个,棚室良种率100%,突出质量优势,使蔬菜产业向良种化发展。二是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补充标准。2002年完成20个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及相应的补充标准初稿,经市技术监督局审定后,2003年初发布。三是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在全市各区县(市)共举办各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60余期,培训人数1万余人次。发放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2万册。四是发展订单蔬菜。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转变职能,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签订单。道里区新发镇建国村、二场村、榆树乡民主村与北京大钟寺、八里桥、新发地市场签订了3万吨新发牌无公害蔬菜、200吨绿龙宝牌无公害干菜系列产品的合同,2003年6月集中供货。这是哈尔滨市无公害蔬菜基地首次被外埠市场认证。全市共签蔬菜订单2 666.7公顷,商品量达到70万吨。五是冬季果菜生产取得成绩。动力区黎明乡双榆树村的一栋节能日光温室,通过种植"以色列144"番茄、"春秀"黄瓜等抗旱、抗病品种,采取高畦地膜覆盖、嫁接、钠光灯补光等技术,公顷施鸡粪120吨,6月定植,延后生产到2003年1月中旬,比历年延后20天左右,平均每平方米收入120元,纯收入40元。六是开通绿色通道。6月,市、区农业部门协调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物价部门在道里区通江街早市和南岗区革新农贸市场建立2个无公害蔬菜专营区,每天销售无公害蔬菜2万余公斤。为道里区无公害蔬菜基地配备了3台无公害蔬菜专用车,办理了专用车通行证,保证了无公害蔬菜运输不受禁行路、禁行时间限制。
(白志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