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况
2003年,全市共有14~28周岁青年152.41万人,团员35.14万人。有基层团委1068个,团总支1743个,团支部14961个,专职团干部1412人,兼职团干部1429人。
2003年,团市委成立十六大精神宣讲团,聘请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宣讲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县(市)、社区、企业等团干部进行研讨和交流。组织3万余名团员青年参加团中央和《求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分获优秀组织奖。
2003年,团市委组织开展纪念哈尔滨市成立共青团组织80周年"扬团旗、跟党走、树新风、创新业"活动;召开了全市学雷锋40周年纪念大会,表彰了9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100个先进个人。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雷锋号"青年志愿服务车队、哈尔滨市供暖公司木兰分公司工人王玉林作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分别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接见;开展纪念"一二九,喜迎团代会"暨第七届哈尔滨市大中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观秦俑风采,颂华夏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全市近20万名大中小学生免费参观了展览,近千名学生参加了"观秦俑风采,颂华夏文明"征文书画大赛。
2003年,团市委在暑假期间组织近万名大学生深入呼兰、阿城、兰西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对2000余名农民进行扫盲和文化辅导,开展文艺演出8场(次),建立乡村青年科技图书站1个,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讲座20场(次)。为农村青年捐献各类图书杂志6万余册、光盘300余张,捐建书屋30个。哈尔滨市代表队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华少年牵手小甲A足球欢乐营活动,被组委会评为优秀代表队,市少工委获优秀组织奖。与哈尔滨电视台联合组织"爱我家乡做友好使者"采访团赴四川成都市采访活动和哈尔滨青少年最喜爱的十佳旅游景点(区)评选活动,对促进哈尔滨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3年,团市委开展"我与绿树手拉手,共建生态园林城"红领巾护绿特别行动,全市近20万名少先队员共认养管护各类树木6万余棵,设立红领巾护绿特别行动示范一条街20条,少先队大队责任区153处;开展以"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共植树3000余株;开展"建设太阳岛,青少年作贡献"主题活动。通过交纳特殊团费、"红领巾人人捐赠"、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捐款等方式,共募集资金1509299元。在太阳岛综合整治搬迁过程中,团市委完成了青年之家和团校的搬迁及相关工作。
组织青联经济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学者深入到依兰等县(市),为当地的民营企业作经济分析报告;帮助时代集团争取贷款500万元;帮助和鑫集团完成融资改制工作;组织部分青年企业家开展"宾县行"经贸考察活动、道里区"西部行"招商推介考察活动;带领青年企业家详细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开发区的建设以及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已达成意向性投资协议3亿元人民币。
开展哈尔滨市百家进城务工青年用工单位"让打工青年揣钱回家"诚信示范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联合市委改善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单位开展创建哈尔滨市进城务工青年用工满意单位活动。命名市建二公司等52家单位为首批争创进城务工青年满意单位和团建试点单位;协调市公安局为温孟强等7名杰出外来青年能人办理了哈尔滨市户口。
协调全市各级维权岗开展"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切实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清明节组织失足青少年祭扫烈士陵园,组织失足青少年家长召开"为了孩子"专题座谈会。道外区法院、动力区法院少年法庭被命名为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道外公安分局东莱派出所、市公安局巡防支队等8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动力区检察院被命名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2003年,团市委共上报信息137条,其中35条被上级党团组织采用;在各级媒体共发稿632条(次);制作刊发《哈尔滨日报》《青春》专版16期,累计刊发宣传共青团工作的稿件68条。对哈尔滨青少年信息网进行了全新改版。
2003年,动力区、五常市、尚志市相继成立了区、县(市)级青联组织;道里区青联召开了换届大会,召开了市少工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县(市)少先队体验教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青年宫举办四季婚礼。
2003年,整顿瘫软和工作不力的团支部。围绕国企改组改制,探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团组织运行机制。社区团组织推广了南岗区新发社区等单位的工作经验。哈尔滨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对外开放教育学院等一批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相继成立了团委。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共青团哈尔滨市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12月8~10日,共青团哈尔滨市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友谊宫召开,371名团员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于沐琳代表十八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我市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确立了"围绕一个主题、坚持三个创新、推进六项计划、完善五个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努力实现全市团的事业新发展的工作目标。听取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永茂和团省委副书记张恩亮所作的重要讲话,选举产生了第十九届委员会。
青工创新创效活动
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企业改组改制,围绕提质降耗、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通过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活动,引导青工由传统的体力型向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青工转变,提高了青工的科技素质。团市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了全市青工岗位技能月暨哈尔滨市第六届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赛,共有5000余人(次)的青工参加。团市委被团中央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命名为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单位。
农村青年科技活动
2003年,共培养农村青年经纪人780余名,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540余名。开展了第二届哈尔滨市十大青年绿色创业者评选活动,培养、树立以王东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带领农民走特色路、发绿色财的青年典型。市领导参加了表彰仪式暨绿色创业者成果展示会。哈尔滨市已初步形成高蛋白大豆、绿色水稻、无杈白瓜子等青年绿色特色项目规范示范区20余处,以青年绿色创业者为核心吸纳农户近3万户。
青年志愿者行动
哈尔滨市承办全国第十届冬季运动会期间,团市委成立十冬会志愿者工作部,组织近300名志愿者开展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及录入、办公辅助、礼仪接待、场地及运动设施清理清洁等志愿服务,赢得了赛会领导、运动员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实施"一助一"或"多助一"结对长期送温暖计划,开展"爱心助残"、"热心助困"等活动,为残疾人和贫困家庭送生活必需品,开展情感陪护、医疗保健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全市20余个重点交通岗点义务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秩序。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中学生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共有230所中学与敬老院等养老场所结成对子,开展精神慰藉、生活料理等服务。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放了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中学生敬老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题片。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2003年,团市委出台了《哈尔滨市青年文明号考核细则》,统一了基层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命名表彰10个青年集体为市十佳青年文明号。在企业中开展以"标准化作业、科学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对全市新申报的市级青年文明号进行了考核验收,全市共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52个,省级青年文明号109个,市级青年文明号569个,区、县(市)级青年文明号432个。
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以"绿色楼道、绿色庭院、绿色广场、绿色小区、绿化一条街"为主要内容组织和带领团员、青年开展争创绿色青年文明社区活动。道里区团委建立了17条共青团员护绿文明示范街,在群力乡辟建了6000余平方米的绿地;南岗区团委自筹资金3万余元,辟建了南岗区共青团员林和青年警官爱心林。全年城区团组织共投入资金27.5万元,栽树木12300余棵,对31条主要街路进行了小树结对认养。开展青年文明号进社区活动,百余个青年文明号集体深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家中,开展慰问、帮扶等活动。
希望工程工作
对违规假冒的希望小学进行清理和整顿,对希望小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全面掌握哈尔滨市希望小学的基本情况。开展希望之星成才基地第二期招生工作,共招收希望工程优秀受助生28名。2003年全市累计筹集资金11万元,救助失学儿童47名。
青年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依托哈尔滨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抚顺职业介绍所和哈尔滨青年创业网,为下岗青工提供就业服务,职介所每天接待求职者近千人(次)。到年底,为7282名下岗青工与用工单位签订了意向性用工协议。为新毕业的大学生解决就业岗位70个,提供见习岗位35个。动员和组织全市大专院校毕业生支援西部,全市已有39名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