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哈尔滨电信业初创时,没有统一管理电信业的机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
俄在修筑中东铁路时,以“设立电线,自行经理,专为铁路之用”为由,窃取了东北的通信
权。随后又相继开办了电报、电话局所,侵犯中国电政主权。为维护中国电政主权,1924年
东三省交通委员会设立电政监督处,负责电政接收事宜。1926年11月开始着手接收中东铁路
电务、电话、电报、教育等8项权力。1928年12月,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电政监督处接收了中
东铁路哈尔滨中央电话局,并改称为哈尔滨电话总局。1929年1月接收了中央电报局,11月
收回中东铁路的公共电报线与长途电话线。至1930年上半年接收工作基本结束。7月25日,
东北交通委员会为整顿哈尔滨市电政,改变事权不一、各不相属状况,决定将哈尔滨电话总
局、电报局、无线电分台(广播)、哈满绥长途电话局合并,成立哈尔滨电政总局。
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哈尔滨电政总局被日伪侵占。6月,伪满交通部邮务司将哈尔滨
电政总局改为哈尔滨电政管理局,派日本人岐部与平任局长。局内设庶务科、营业科、经理
科和工务科,直属单位有道外电报局、道里电报局、南岗电报局、道外长途收发处、广播电
台和电信学校。伪哈尔滨电政管理局除管辖哈尔滨市电报电话业务外,并管辖吉、黑两省电
报电话局共60余处。1933年3月26日,日本侵略者为全面控制东三省通讯机构,强行与伪满
洲国签订“日满通讯会社协定”,9月1日成立伪“电电”会社。伪“电电”会社成立后,撤
销伪哈尔滨电政管理局,成立伪“电电”会社哈尔滨电政管理处,其机构设置除增设工务所
1处外,其他与伪哈尔滨电政管理局相同。1935年10月1日伪“电电”会社哈尔滨电政管理处
改为伪“电电”会社哈尔滨电政管理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由日本人统治的哈尔滨电信管理机构随之垮台。日
本员工退出后,原伪中央电报局道外电报分局局长朱连贵等中国员工联合组成“临时维持委
员会”,朱连贵任委员长,管理市内电信业务。8月22日苏联红军派巴拉诺夫将军接管伪哈
尔滨中央电话局和电报局,并派拉究阔夫上校任局长,将“临时维持委员会”改为哈尔滨电
政管理处,朱连贵任处长,协助苏联红军管理哈尔滨电政。
1946年3月18日,国民党政府派人接收了哈尔滨电信业,取消哈尔滨电政管理处,成立
“交通部哈尔滨电信局”,方砚农任局长。一个月后,苏联红军撤离回国,东北民主联军包
围了哈尔滨,方砚农逃往沈阳。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5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哈尔滨卫戍司令部派骆北页、王昌荣
为军代表进驻交通部哈尔滨电信局。5月22日,改称哈尔滨电报电话局,朱连贵任局长,王
昌荣任副局长,并对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哈尔滨电报电话局设秘书室、总务科、业
务科、机务科、线路科和训练班,实行局、科、股三级管理体制。
1947年9月19日,哈尔滨电报电话局划归东北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4月1日,东北邮电
管理总局重新划分管局,将8个管理局、4个特别市直属局合并组成沈阳、长春、哈尔滨和齐
齐哈尔4个管理局。哈尔滨电报电话局隶属哈尔滨邮电管理局。
1952年7月24日,哈尔滨电报电话局改称哈尔滨电信局,隶属松江省邮电管理局。1954
年8月,隶属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
1956年1月1日,哈尔滨电信局分为哈尔滨长途报话局和哈尔滨市市内电话局。1958年7
月23日,哈尔滨市长途报话局改称哈尔滨市长途电信局。
1960年1月1日,哈尔滨市邮局、哈尔滨市长途电信局和哈尔滨市市内电话局合并成立哈
尔滨市邮电局,1961年12月哈尔滨市邮电局又分设为邮政、长途电信和市内电话3个局。196
9年11月13日,全国邮电体制改变,电信部门划归军队领导。1973年6月,撤销军管,两局均
隶属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至1983年未变。
1983年10月14日,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哈尔滨市长途电信局和哈尔滨市市内电话局合并,
成立哈尔滨市电信局,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加快哈尔滨电信建设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