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群团》
 
 
第三篇 共 青 团
 
 
第六章 青少年教育阵地
 
 
第三节 哈尔滨市少年宫
 
 
  一、沿 革
  哈尔滨市少年宫前身是哈尔滨少年之家。1955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南岗区义州街
36号苏联音乐学校交给团市委建立哈尔滨少年之家。于是,团市委发动中小学的团员、少先
队辅导员、少先队员和少年儿童进行义务劳动,清理楼内外环境卫生、布置展览、游艺等活
动室,并组织航模、绘画、音乐等活动小组。同时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购置教学活
动用具、图书等。经过筹备,哈尔滨少年之家于7月1日正式开幕,其隶属于团市委和市教育
局。12月,由于少年之家受活动场地限制,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参加活动的需要。
团市委、市教育局请示市委、市政府批准,将坐落在道外南极街53号原哈尔滨市图书馆(今
第二工具厂)移交少年之家,成立哈尔滨市少年宫。经过3个月的筹备工作,于1956年2月哈
尔滨市少年宫正式开幕。少年宫设有办公室、少先队工作方法指导部、小组活动指导部、群
众文化活动部。
  1957年,与少年宫一墙之隔的哈尔滨第二工具厂扩建,经市政府协调,将少年宫移地动
迁,由第二工具厂支付动迁费27万元作为新建少年宫的资金。同时,经团市委请求,团中央、
团省委各拨款5万元。新建少年宫于1958年在南岗区红军街27号破土动工。1959年11月,朱
德委员长为“哈尔滨市少年宫”题写了宫名。经近两年的建设,1960年6月1日新少年宫落成
开幕。占地面积11702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楼内有可容纳近千名少年儿童的
剧场和可供200名小朋友参加活动的木偶剧场,以及舞厅、体操房、展览室、少先队室、绘
画室和科技、文艺小组活动室。此外还有一座图书楼和办公用平房。
  哈尔滨市少年宫成立时,编制只有15人。根据需要聘请了一些兼职辅导员和临时工作人
员。新少年宫建成后,编制增至25人,并聘请辅导员和工作人员15人。机构设有办公室、艺
术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体育运动部、群众文化活动部等。其仍隶属于团市委和市教育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年宫停止活动。1970—1972年少年宫被南岗区革命委
员会占用,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2年10月,经团市委和市教育局与南岗区革命委员会
交涉正式恢复了市少年宫。其继续隶属于团市委和市教育局。日常工作以团市委为主。少年
宫的工作方针、发展建设、年度工作计划、重要活动安排、人事安排等重大事宜由团市委、
市教育局共同决定。年度所需经费由教育局批拨。1979年10月,哈尔滨市少年宫归市教育局
管理,至此,团市委不再参与领导。
  二、主要活动
  1955年7月至1960年6月,团市委为指导全市少先队工作,在少年宫建立了少先队活动指
导基地——少先队室。设有少先队旗、队鼓、队号、少先队大、中、小队长标志、少先队员
标志,红领巾及其意义的说明。少年宫还协助团市委少年儿童部开展培训少先队积极分子和
辅导员的工作。
  少年宫为丰富少年儿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多方面学习兴趣和爱好,成立了各学科小组:
文艺方面有歌咏、器乐、钢琴、舞蹈、戏剧、木偶戏、相声、绘画、文学小组和“小作家”
协会,科技方面有航模、无线电、植物小组,体育方面有体操、武术、乒乓球、篮球等小组。
  少年宫每年都在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举办大
型联欢会、文艺演出会及绘画、服装展览等;组织少年儿童与劳动模范、解放军以及与在哈
的外侨儿童举行联欢。同时,根据外事需要,开展训练少年儿童迎接外宾工作。
  哈尔滨市少年宫是全市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基地,特别是1960年6月新少年宫建成后,由
于活动阵地面积的扩大,各项教育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相继成立了“红领巾”、“小雪花”
艺术团,“小画家”协会,并举办了大型儿童画展;编辑出刊了“葵花籽”油印小报,经常
请诗人、作家为小朋友们讲课;组织“图书之友”举办读书汇报会、新书讨论会和读书心得
有奖征文等;无线电小组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绩,1961年团中央专门总结其经验,
1962年在全国少年无线电工程制作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在此基础上,1965年举办了全市少年
无线电制作比赛。
  30几年来,少年宫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特别是为成千上万少年儿童
的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昔日在少年宫培养下成长起来,今天在社会上享有声誉的优秀代
表有著名作曲家、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院长、省音协副主席刘锡津,著名音乐家、前卫歌舞团
艺术指导苏安国,哈尔滨市文联女作家李汉平、哈师大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曹知博、哈尔
滨市电子研究所所长万喻、国际女名模肖冬梅、著名笑星黄宏、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至
今他(她)们仍念念不忘少年宫为他们创造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