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社会生活》
 
 
民族工作
 
 
【概况】
 
 
    1997年,全市有少数民族40个,居全国散杂居城市第五位。全市少数民族人口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05%,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32.96%,在全国散杂居城市中居第二位。全市有少数民族乡(镇)21个,占全省68个民族乡(镇)的38.88%;少数民族村321个,占全省920个民族村的35.33%。
    1997年,全市各级民族工作部门以实施"五个经济发展战略"为重点,对民族经济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进行修订完善。对城区民贸企业的扶强解困和优势发展,对民族乡(镇)的产业化推进和项目开发及扶贫攻坚等提出目标。召开全市民族乡(镇)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经验交流会议,总结和推广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乡镇企业发展实施立乡项目战略、双城市新兴满族乡畜牧业发展实施产业化战略、巴彦县临城乡扶贫解困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等6个典型经验。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按照全市县(市)、区民委主任(局长)会议的部署,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尚志市开辟民族经济新领域。与有关部门合作,向韩国外派研修生165人,人均年收入7.5万元人民币。五常市开展水稻种植技术输出,选派朝鲜族农民到云山农场承包稻田3 800亩,在三江平原建立"民乐"农业基地,年增收100多万元。巴彦县委、县政府出台《巴彦县民族工作若干规定》,加快民族经济发展。全市民族乡(镇)在多灾之年,粮食生产仍获丰收,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稳步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2 490元。按照省、市扶贫攻坚计划部署,对全市21个民族乡(镇)、321个民族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乡(镇)、村扶贫工作的意见》,确定到1999年基本解决全市2 000余户、8 000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脱贫目标。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深入贫困民族乡(镇)、村调查研究,帮助制定脱贫致富规划,协调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全年投资20余万元,重点帮助阿城市料甸满族乡万兴村、巴彦县临城乡太安满族村、五常市红旗满族乡东阳村等解决无水、无电问题。
    城市民贸企业从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生产要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寻找出路。民贸补助费增加到100万元,重点帮助市牛羊肉加工厂、朝鲜民族用品商店等10家国有民贸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扩大生产经营项目。抓住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重新审定的机会,将市牛羊肉加工厂及附属制药厂申报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定点生产企业。加强对非国有民族企业的政策扶持,以"鸿宾楼"为试点,研制开发系列清真肉灌制品,产品打入全市5个区的主要副食品商店。
    1997年,贯彻《关于开展争创文明乡(镇)、村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开展创文明乡(镇)、村活动。尚志、五常、延寿等县(市),采取有标准、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的"四有"办法,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整修村屯道路、修筑村界碑和路灯、制做星级家庭竞赛板和卫生箱,实现"净化、美化、绿化"要求。
    1997年,投入专项资金13.5万元,帮助市第二十二职业高中、朝二中、阿城市料甸乡万兴满族小学、双丰乡双丰朝鲜族小学、尚志市河东乡河东朝鲜族小学、巴彦县临城乡太安满族小学购置教学设备。协调太平区政府增加投入10万元,保证市回族幼儿园园舍建设的资金。探索社会助学、城乡办学新路,促成哈铁一中与阿城市料甸满族乡中学结成帮扶对子。对城市学校建立德育基地、农民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行有益尝试。筹措资金2.5万元,帮助香坊区向阳乡东平满族村小学、阿城市料甸乡万兴小学、延寿县太安乡蒙古村小学等建立图书室。筹措资金4万元,召开全市朝鲜族尊师重教奖励大会。针对近年农村朝鲜族学校校型小、生源不足、师资水平低导致农民负担加重、教育质量下降等新问题做调查,形成《关于全市朝鲜族教育网点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集中办学的新思路。
    (许龙虎)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