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1月17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
该校1993年有14个教学单位和9个科学研究所,有23个专业招收本、专科生,18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7个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市政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力学和土木水利两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年底,该校专任教师总数747名,其中教授79名,副教授193名,讲师314名。1993年增设了机电一体化、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本科)、科技俄语(经贸)、专门用途英语(经贸)、旅游企业管理5个新专业。1993年在校本、专科生3 688人(本科生3 310人,专科生378人),毕业710人(本科659人,专科51人),招生1 150人(本科906人,专科244人),在校研究生457人(博士生73人,硕士生384人),毕业99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95人),招生140人。另有函授和夜大学生2 362人,毕业427人,招生1 070人。
1993年,该校努力贯彻"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全面内涵建设"的改革方针,在教学方面共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邴文山被评为1993年全国优秀教师,王焕定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褚桂妍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年共出版教材42本,11本教材获省、部级奖励。
1993年该校共有22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3项达到国际水平,3项为国内首创,13项达国内先进水平。有8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务院各部门奖6项,省级奖1项,地市级奖1项。
1993年,该校又有顾迪民等27名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截至年底,该校享受这种津贴的共有39人。
1993年,欧进萍研究员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9币奖(科研类),奖金5 000美元;王要武副教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学类),奖金1 000美元。11月15日,王宝贞教授获国际杰出人物奖章并入选《国际杰出人物辞典》,有15人次入选国际、国内名人大辞典。全年该校共聘任29位校外兼职教授,6位名誉教授。
1993年,该校基建工作的重点改善师生员工的教学、生活条件,全年竣工面积达1.8万平方米。8、9月间分别建成新区4号住宅楼与青年公寓,集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为一体的成人教育学院楼也于10月26日竣工。7月23日,举行了花园街学生宿舍楼奠基典礼。
1993年6月26日,该校沈世钊教授与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骆锦星在哈尔滨举行了全国首家大型房地产公司联合办学长期合作签字仪式,共同进行建筑业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开发。深房公司决定3年拨款数千万元人民币协助该校尽早进入"211工程"计划;将原位于西大直街的学生宿舍改建为建工科技大厦,并利用学校的部分零散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12月14日,沈阳百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该校建机专业77届毕业生陈宏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书,出资500万元在新区建一幢7 500平方米的图书馆;该校将在百宏公司所在地创建哈尔滨建筑设计院沈阳分院。
10月28~30日在该校召开了部属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1990年以来部属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经验,讨论研究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部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问题。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景瑞以《坚持搞好党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题发言,介绍了该校近几年开展学风建设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会议强调在新形势下学风建设的关键是加强思想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
(梁力强 兰峻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