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综述
 
 
【概况】
 
 
    1987年,哈尔滨市高等教育采取稳步发展的方针,严格控制增设新校和学校升格,依靠和发展现有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截至1987年9月,在哈尔滨的普通高等院校共23所(部委院校9所,省、市属院校14所;其中本科院校13所,专科学校9所,短期职业大学1所),有12所院校招收了研究生,在校研究生4 768人。23所院校招收新生14 046人,毕业学生12 131人,在校生45 850人,各类学生比上年都略有增加。各校进一步压缩长线专业,增设了急需的师范、政法、财经、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10多个短缺的应用专业和新兴学科,并加强了专科的建设,高等学校的科类、层次结构趋于合理。
    1987年,教师、科研、实验、工程、图书5个系列先后进行了4次职称评定。23所高等院校专任教师共有10 369人,其中教授458人,副教授l 853人,讲师2 966人,教员634人,助教4 458人。教授与副教授2 3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3%。
    针对一些学校盲目追求高速度、高层次、高规格,忽视教育质量的倾向,1987年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和教育任务,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综合、农业、医科、师范、财经等类院校进一步修订了发展规划,控制了研究生的发展,重视了本、专科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院校还对80届以来的毕业生质量进行了追踪调查,对新生搞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改实施方案,并开展了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
    在招生制度改革上,针对黑龙江省地处边疆,人才分布不平衡,毕业生多流向大中城市的状况,农、林、医、师院校继续采取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省内单独命题考试等办法,以50%的招生比例定向招收农村乡以下考生,同时委托哈尔滨科技大学等部委主管的院校进行招收自费生试点,进一步扩大了定向招收边远地区学生的比例,逐步开通人才通往农村、矿区、林区和边远落后地区的渠道。在教学改革上,重点加强了专业综合改革,选定黑龙江大学法律专业、哈尔滨科技大学仪表专业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进行试点。他们制定了综合改革方案,并经过反复论证,开展了以人才培养规划为目标,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实践训练,到招生和毕业分配等环节的综合改革。此外,各院校、各专业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教学计划。减少了必修课,增设了选修课;压缩了总学时,增加了学生自学时数;重视了教学内容更新、能力培养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同时编写了一批教材,组织了外语教学和电化教育的经验交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领导体制改革上,继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农学院试行校长负责制以后,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也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尚未实行校长负责制的院校,也在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创造条件向校长负责制过渡。
    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横向联系,创造出一批同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科研成果;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落实了一批人才培养和经济技术协作项目。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面教育。各校通过领导同学生对话、教师教书育人、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以及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保证了学校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了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法律常识教育,普遍开设了《中国革命史》课程,1/3的院校开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许多院校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举办了专门法讲座。各院校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籍管理和校风校纪建设。此外,部分院校恢复了学生军训制度,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精神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所加强。
    1997年,全市有10多所院校同国外35所高等学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向21个国家和地区派遣留学、进修人员1 000多人,聘请长期的外籍专家和教师210人,接待短期讲学专家480人次。(王文运)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