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食品工业》
 
 
第八篇 行业管理
 
 
第二章 规划与实施
 
 
第一节 “七五”计划
 
 
  制订食品工业长短期发展规划,是党和政府对食品工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实行行业管理
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从1984年开始制订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七五”计划和到
“2000年”期间的发展规划。这是根据1985年全市食品工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制订的各项发展
指标。
  一、1985年食品工业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哈尔滨市食品工业生产有了较大的
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食品工业体系。1985年全市食品工业有全民所有制企业
191个,个体食品生产户1000多个。职工59700人,固定资产原值49900万元。生产各种食品
1500多种,分别隶属于商业、粮食、轻工、供销、农牧、乡镇、铁路、农场、劳动服务、区
街工业等10多个部门。当年,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11.2亿元,比1980年增长73%,在全市
各工业部门中居第二位,是全市支柱行业之一。实现利税总额20100万元,比1980年增长36%,
5年平均每年递增6.4%。5年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额15000万元,完成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项目70多项。1985年酒类、罐头、油脂、豆粕、糖果、肠衣等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西
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额达850万美元。
  二、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粮、油、
豆、奶、糖和山产水果等丰富资源,发挥哈尔滨市传统技艺和加工能力的优势,重点发展基
础原料工业和创汇高、利税大,给人民以实惠的新兴食品工业,积极开拓省内外市场,扩大
出口,把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建设成为门类多样,竞争力强,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1.工业总产值:到1990年达到18.7亿元,比1985年11.2亿元增长67%,平均每年递
增10.8%,占全市工业比重由1985年的12.4%,上升到13.4%。
  2.利税总额:到1990年实现3.45亿元,比1985年2.01亿元增长71.6%。
  3.出口创汇额:到1990年实现2800万美元,比1985年850万美元,增长2.3倍。
  4.总投资额:5年固定资产总投资额37737万元,其中外汇2522万美元。
    (三)发展的重点
    “七五”计划期间,食品工业发展重点是粮油工业、饮料工业、卷烟工业。
    1.粮油工业:到1990年粮食(成品粮)产量由1985年45.8万吨,增加到60万吨,增长
31%。豆油产量由2.64万吨,增加到4.2万吨,增长63%。1990年粮油工业总产值实现
48000万元,比1985年28500万元,增长68%,利税总额1990年达到3500万元,比1985年1700
万元增长1倍多。
  2.饮料业:饮料业包括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它是哈市食品工业创税利较高的重点
发展的行业之一。(1)啤酒,到1990年全市啤酒产量达到20万吨,比1985年增长1.4倍,
年创利税4500万元,比1985年增长1.5倍。(2)白酒,到1990年白酒产量达到50000吨,比
1985年27438吨增长82%。
  3.卷烟工业:卷烟是哈市食品工业骨干行业,年上交税金1亿多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
10%。1990年卷烟总产量将达到30万箱,产值增加到22000万元,比1985年增长61%,利税
达到17200万元,增长56.4%。
  (四)措施
    推进食品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走改革和横向经济联合的道路。对食品工业实行特殊优惠
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加快老企业技术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企业管理,
搞好人才培训,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三、计划论证
    1986年4月,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七五”行业发展计划草案编制完成后,于1986年6月17
日由哈尔滨市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食品工业组召开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商学院教
授洪伯铿主持会议,参加论证人员有石永清、骆承群、宋然、吴明洲、李忠孝、张大成、刘
志刚。经过专家组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七五”行业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
发展目标和重点实施措施符合《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和哈尔滨市“七五”发展计划总体
要求,符合实际情况,是可行的。计划的实施,将使哈尔滨市食品工业有较大发展,为后十
年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专家们对规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引进技术设备问题。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一定要全面考虑,避免盲目引进,要
把引进重点放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
  (二)关于原料问题。规划的产量目标必须要有充分的原料保证,对原料来源进行定量
分析,加强原料基地的建设,扩大原料的来源。
  (三)关于市场问题。对市场购买力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主要产品的市场可容量
及竞争能力要有定量分析和预测。高度白酒、不宜发展。不能鼓励吸烟,卷烟产量不能大幅
度提高,这些产品只能通过改变产品结构,发展高档产品来提高效益。
  (四)关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问题。哈尔滨市乡镇食品工业发展速度慢于国内先进地区。
应该重视乡镇食品工业的发展,在发展项目上要全面考虑,不能都上饮料。
  (五)关于发展创汇产品问题。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出口产品少,创汇额低,发展创汇食
品应放在规划发展的重点。凡是创汇的产品都应在投资上给予优先考虑。
  (六)关于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问题。哈市食品工业科研工作,应发挥大专院校
和科研单位作用,搞好协作,推动食品工业产品升级换代。
  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和意见,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协会对规划进行两次修改,于1987年8月
经市府批准定稿。
  四、计划实施
    为了保证“七五”计划目标的实现,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工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和有效措施。
  1986年,为了推动食品工业上一个新台阶,采取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加强食品原料基地
建设、调整食品产品结构、扩大食品出口创汇、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等措施,食品工业面貌得到了初步的改善。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84亿元,比1985年增长
5.7%,仍居全市工业总产值的第二位。完成利税2.57亿元,比1985年增长27.8%,经济
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出口创汇完成900万美元,比1985年增长5.8%。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
也取得了新的成效,粮油、啤酒、卷烟、味精、罐头、酱油的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中国玉泉酒、老白干酒等优质酒产量由年产6000吨提高到7500吨。增加了巧克力糖、夹芯水
果糖、泡泡糖等优质糖果的比重,淘汰了一批低档滞销的硬糖。糖果和味精开始出口。
  1987年,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加强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化改革,推广以承包为中心内容的
企业经营责任制和经济承包责任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新产品开发、食品创优、“拳头”
产品产量、企业经济效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2亿元,比1986年
增长11.8%。完成利税总额2.8亿元,比1986年增长8.7%。在全国9个计划单列市中,产
值排名第五位,利税排名第六位。部分主要产品产量比1986年有了大幅度增长,味精增长
2.6倍、啤酒增长1.4倍、乳制品增长85%、肉制品增长62%。
  1988年,食品工业在原材料、资金、能源紧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紧紧围绕企业深化
改革,稳定经济,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的中心任务,努力增加生产,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
展增产节约、增收创汇活动,使食品工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增长。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
比1987年增长13.6%占全省食品工业产值60亿元的1/4。完成利税总额3.64亿元,比1987
年增长30%,占全省食品工业利税总额10亿元的1/3强。部分主要产品产量比1987年又有了
较大幅度的增长,食糖增长96.7%,味精增长48.7%,罐头增长38.5%,乳粉增长34.5%。
全年食品出口创汇达1433万美元,比1987年增长59.2%。全年糖果仅对苏联出口量即达6个
品种251吨。酒精、酱油也开始出口创汇。
  1989年,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技兴食”
的战略口号,克服了原材料不足,能源短缺,市场不景气等诸多不利因素,取得了生产、效
益同步增长的显著成果。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8亿元,比1988年增长5.3%。完成利税
总额4亿元,比1988年增长9.8%。生产增长幅度较大的部门有:农场局系统增长80.7%,
集体企业增长22.6%,三大糖厂增长51.8%,粮食局系统增长11%,商委系统增长8.5%。
直辖各县市增长幅度也较大,呼兰县增长21%,阿城市增长6.9%。哈尔滨卷烟厂虽然产值
增长3.3%,而实现利税总额高达1.99亿元,占全市食品工业利税总额的49.3%。
  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工艺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开发出一大批升级换代的
新产品、新品种。雪人啤酒、雷克香烟、五彩泡泡糖、清真矿泉水、速冻水饺、夹芯奶糖、
醋蛋液等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食品出口创汇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全年食品出口创汇额1514万美元,比1988年增长
5.65%。松江罐头厂、哈尔滨啤酒厂、哈尔滨卷烟厂、哈尔滨商机总厂正在形成出口创汇
基地厂。哈尔滨酿酒总厂向日本等国出口酒精高达11572吨。糖果对苏联易货贸易活跃,仅
哈尔滨糖果厂全年对苏出口糖果达455吨。
  1990年,是完成“七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年初生产下滑的严峻经济形势,市委、
市政府提出把遏制滑坡、搞好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对生产的领导,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名优产品的批量规模,限制、淘汰滞销产品,本着以销定产、
以销促产的方针,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比1989年下降
0.64%,低于全市工业总产值下降1.6%的平均水平。完成“七五”计划1990年总产值
18.7亿元的84%。完成2000年规划总产值36亿元的43.6%。完成利税总额39349万元,比
1989年下降1.6%,比“七五”计划利税总额34500万元超额14%。完成2000年规划利税总
额58650万元的67%。
  几个重点食品工业部门计划完成的情况:一、粮油工业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243万
元,超额完成“七五”计划中1990年总产值48000万元的26%。完成2000年规划总产值83000
万元的73%。完成利税总额6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0.7%。比“七五”计划利税总额3500
万元增长71.4%。完成粮食成品总量63万吨,比“七五”计划粮食成品总量60万吨增长5%。
完成豆油产量36449吨,完成“七五”计划中1990年豆油产量42000吨的87%。
  二、卷烟工业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132万元,比“七五”计划略有提高。完成利税
总额22298万元,比“七五”计划17200万元利税总额增长18%。完成卷烟总产量22.3万箱,
由于大幅度压缩低质烟的产量,提高优质甲级烟产量,比1989年卷烟总产量下降9.1%。完
成“七五”计划卷烟总产量30万箱的74.3%。
  三、酿酒工业1990年完成啤酒总量114000吨,比1989年增长1.7%。其中马头、奔马、
大亨、太阳岛等一大批优质啤酒产量达到71660吨。完成“七五”计划啤酒总产量20万吨的
57%。完成白酒49477吨,比1989年增长43.5%。基本达到了“七五”计划白酒产量50000吨
的指标。
  四、食品出口创汇1990年完成1900万美元,比1989年增长25%。完成“七五”计划2800
万美元出口创汇的67.9%。全年出口冻牛肉1778吨,牛肉罐头1913吨,酒精1528吨,甜菜
粕43648吨,豆粕30000吨,以及糖果、啤酒、蜂蜜、炼乳等一大批食品。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经过“七五”计划期间的发展,行业规模、科技进步、企业素质、经
济效益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完成2000年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实现翻两翻的宏伟目标打下
了坚实的技术经济基础。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