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5月3
—4日,市委召开全会,决定在全市分批开展整风运动,首先从领导干部开始,然后在一般
党员中进行,非党人员自愿参加。5月7日—6月4日,市第一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就开展
整风运动做出部署。为加强对整风运动的领导,市委成立以任仲夷为组长的整风领导小组,
并且要求各级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领导整风运动。5月25日,市委发出《关于执行
〈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的计划》。27日,市委召开市直属机关党员干部整风动员
大会,吕其恩代表市委做动员报告。从此,以“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为形式的整
风运动在全市开展起来。运动经历了4个阶段,即:“大鸣、大放”阶段、反击右派阶段、
边整边改阶段和批评反省、提高自己阶段。其中,反击右派阶段是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指
示,在整风运动发展过程中临时追加的。
“大鸣大放” 为了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4月24—26日,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副
省长杨易辰、省委常委于林和市委书记处书记郑依平、吕其恩等分别主持,先后在哈尔滨召
开文艺界、新闻界、民主党派主要成员和无党派人士、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单位的科学家、
教授及著名中西医务人员、普通教育工作者6个座谈会。5月14—17日,省委和市委又邀请新
闻界、出版界以及文学、美术和音乐工作者座谈,听取意见。5月20日,市委统战部邀请49
位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座谈;28日,又邀请工商界人士座谈。到6月初,市直属机
关、大专院校和科学研究单位开始进入“大鸣大放”高潮。在“鸣放”中提出的意见,主要
集中在干部问题、肃反扩大化问题、领导干部生活特殊化问题和市委在执行方针、政策和工
作作风方面的一些问题。尽管一些人语言刻薄、措词激烈,但是绝大多数意见是善意、中肯
和有益的。
反击右派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时,中共中央
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省委常委会
议决定,已经开展整风的各机关、各单位要抓紧时间,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大鸣大放”,
准备反击右派。6月13日,省委再次召开常委会议,对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问题做具体部署,
提出:对于右派分子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必须划清界限,明确是非,具体分析,以理
服人,错多少批判多少,实事求是。对右派中的少数核心分子,要坚决打击,使其在群众中
陷入孤立;对于一般右派,可批判其错误言论和观点,对他们进行争取分化。根据省委的指
示,市委从18日开始反击右派分子。有的民主党派开始批判本组织内的错误言论。21日,全
市1000多名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发出倡议,要以实际行动粉碎右派的阴谋。28日,师范学
院组织近4000名师生员工声讨右派分子。7月1日,市委常委会议认为现在需要在全市范围内
组织反右派高潮。5日,全市组织3万余名职工集会声讨右派分子。7日,文艺界开始批判与
斗争右派分子。到8月中下旬,运动发展到区级机关、中小学和企业事业410个单位。
在反击右派的过程中,由于市委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不断地批判右倾情绪
和温情主义,致使许多人怕犯右倾错误,宁“左”勿右,无限上纲,不适当地追求右派分子
的比例数字,造成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伤害了许多好党员、好干部以及同中国共产党长
期合作的好朋友。据1958年末统计,全市(含4个县和高等学校)共划定右派分子3220名,
其中有教职员和学生1771人。被定为右派分子的人,都受到严厉的处罚,党团员被开除党籍、
团籍,干部被降职降薪,甚至被开除公职、监督劳动,绝大部分被送到农村或工厂进行劳动
改造,个别人被处以劳动教养。
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分批摘掉确实悔改的右派分子帽子的指示精神,市委于1959年
9月25日发出贯彻执行的方案,规定了右派分子摘掉帽子的条件。到1959年底,为275人摘掉
右派分子帽子。此后,经过多次分期为右派分子摘掉帽子,到1963年9月,全市未摘帽子的
右派分子仍有725人。但是,绝大多数摘掉右派帽子的干部,依然不被信任和重用。
整改阶段 市委和各级党委从整风运动开始就强调边整边改,要从改进思想作风入手,
深入群众,发扬民主,听取意见,同时建立与健全制度。1957年8月6日,市委书记处书记张
树德接见5个单位的7名党代表大会代表,听取意见。同日,市委常委会议决定:书记处各位
书记每周半日接见群众,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坚持领导干部向基层干部做报告的制度;每人
要熟悉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合作社、一个街道等。11月,第一、二批整风
单位陆续进入整改阶段。市委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切实执行“大胆地改,坚决地改,彻底地
改”的方针,明确本部门、本单位整改的重点。企业要根据勤俭办企业的方针,着重改进领
导作风、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党政机关首先要消除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作风。各单位都要
找出本单位的主要矛盾,提出解决办法,防止就事论事。要上下主动配合,瞻前顾后,考虑
整体。在整改初期,由于经过反右派斗争,干部和群众心存余悸,提整改意见顾虑重重。市
委于12月4日召开市直属机关部局长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端正认识,加强对整改的领导;
要带头“鸣放”,带头引火烧身;要摸清群众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亲自进行动员;对群
众提出的正确意见,能改的要及时改,使群众看到领导的真心和诚意;要深入基层,虚心听
取群众意见。经过层层思想发动,整改“鸣放”逐步进入高潮。到年末,全市各单位给市委
领导干部提出的意见,经过整理归纳为12类、97项、2821条。市委认为这些意见绝大多数是
正确的、诚恳的、有益的,表示虚心接受,并且责成市委办公室按照市委常委和有关部门的
意见,提出整改方案。1958年1月19日,市委将整改方案通报全市。
1957年11—12月,全市各机关掀起了一个以精简机构、下放干部为中心的整改高潮。到
年末,市委机关减少编制23.5%;市人委机关减少机构56个。27个国营工厂把500个科室合
并为321个,管理人员由占职工总数的22.9%下降到13.3%。地方工业在8个工厂进行试点,
共精减管理人员61.1%。
在整改后期,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于1958年3月5
日发出《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开展双反运动的指示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扫除暮
气,克服保守;发动群众,“大鸣大放”;领导带头,引火烧身,生产和整风结合,大整大
改。“双反”运动迅速在全市开展起来,全市职工、干部揭发出大量损失浪费现象,促使各
级领导干部的“三风”、“五气”有很大克服。
批评反省、提高自己 从1958年3月下旬开始,各单位陆续转入整风运动第四阶段。根
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自觉的自我思想改造运动,人人写交心材料,
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针对有些单位对整风文件学习不认真,
对个人主义批判不深等情况,要求各级党委发动职工开展整风复查,认真解决领导核心中组
织不纯与不团结的问题,彻底批判个人主义和骄傲自满情绪,争取整风运动全胜。各级党委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交心活动,清算各种糊涂观点和错误思想,形成自觉检查光荣,被动检查
可耻的风气。许多干部在壁报专栏,把个人的错误言行写成小字报,进行自我批评检查。4
月23日,市委常委会议以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
法,对全市“三大改造”以来的工作进行检查。4月25—29日,市委召开全会,传达和学习
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检查全市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并且提出:
全市的中心任务仍然是抓住整风之纲,进一步把政治思想工作搞深搞透,巩固和发展“双反”
成果,保证经济计划的落实,并且在全市掀起一个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高
潮。各级党委在检查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侧重于检查右倾保守思想和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这对党内“左”的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8月10日,市委召开各部门各
单位负责干部会议,总结全市整风情况,要求保证整风运动全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