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在市科委与卫生局领导下,由市卫生防疫站、哈医大寄生虫教研组和皮肤病教
研组、中国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市第一医院、第一工人医院组成哈尔滨市稻田皮炎防治工作
组,对耕牛、骡、马血吸虫感染和对血吸虫终宿主耕牛、绵羊、鸭、鹅进行调查,初步找出
其引起稻田皮炎的主要原因为土耳其斯坦乌毕属血吸虫尾蚴,得出扑灭宿主消灭椎实螺,积
极防治耕牛血吸虫病,加强个体防护,是预防稻田皮炎应采取的综合措施。对五氧酸钠、硫
酸铜、硝酸铵、六六六、敌百虫药物灭螺效果的观察,五氯酸钠和氨水效果显著;对用塑料
套、乳胶高腰靴、松香保护腊、医用凡士林做个体防护效果观察,用塑料保护套效果最好,
免于发病的可达89.1%。对于稻田皮炎的治疗,以止痒,促进皮损恢复,防止继发感染为
主,试用5%来苏儿液、3%酚炉甘石液、3%酚甘油醋剂、15%薄荷樟脑软膏4种药物治疗,
经观察,后者效果最好,持续效达80%。这些研究成果,成为预防稻田皮炎的有效措施,
1977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5年起,预防农药中毒工作,随着农业部门对1605和1059等有机农药的推广使用,在
对接触农药人员和作业环境污染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主要预防措施为加强农药保管、配
制、使用和个体防护,尤其是作业时要戴胶皮手套和口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