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卫生》
 
 
第一篇 卫生防病
 
 
第六章 放射卫生
 
 
第二节 射线卫生管理与防护
 
 
  一、管 理
  1959年8月,黑龙江省卫生厅、劳动局、卫生防疫站、哈医大、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共
同组成放射医学防护小组,以对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贯彻应用与防护并重的原则,开展了
安全防护工作。
  1961年,市卫生局建立了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机构——射线防护科,制订了《射线工作人
员保健待遇暂时规定》。1963年,射线防护科撤销,在市卫生防疫站设工业卫生研究室,开
展了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工作。此后,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应用面的不断扩大,原机构不适
应工作需要,1986年将工业卫生研究室改为市放射卫生监督监测所,编制15人。
  二、放射性同位素的防护
  1959年以来,对放射性同位素卫生防护管理工作,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均对应用单
位实行登记审批,建立档案。每年进行一次监测和安全检查,对新建、扩建、改建单位按射
线卫生防护要求进行预防性监督。
  1985年,应用X线探伤54个单位,建探伤室45个,一些维修安装和产品不定型单位实行
“三警”(警界线、警铃、警灯)防护设施,做到安全生产。随着压力容器生产的发展,应
用射线探伤增多,有的单位尤其乡镇企业,缺少防护意识,极易发生射线照射事故,为此,
在射线防护上,既抓探伤室建立,又抓门机联锁的研制。太平区所设探伤室全部安装了功能
齐全,具有声光警板、防陷害、防意外照射事故X—1型射线探伤安全联锁装置。1989年12月
1—3日,黑龙江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在太平区召开了全省工业X线探伤防护现场会议,推广
了太平区的经验。
  1990年,全市应用X线探伤60个单位全部设探伤室,门机全部安装联锁装置,杜绝了意
外照射事故。
  三、医用X线的防护
  1975年,全市有医用X线诊断机316台,机器陈旧,防护设备欠缺,防护性能不佳,普遍
存在漏线现象,从事X线工作人员,身体受到一定危害。采用隔室、铅屏、铅车、铅围裙、
铅眼睛、铅手套等防护措施,效果仍不理想。对旧X线诊断机进行改造,以医用X线机管球为
中心,集限、屏、防护装置一整套的技术,采取了在管球出线口处增添限光片、滤线片,在
缩光器增添限光筒和加大屏周防护板,卧位时增添防护设备等措施。有些单位还安装了隔离
透视和亮室透视设备。至1979年,对防护不合格的旧X线机改造了95%,使X线剂量降至国家
标准以下,从事射线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国家标准。
  1985年,对从事射线的200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确诊为放射病者50人。1986年
后未发现放射病者。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