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哈尔滨市农、牧、渔学会紧紧围绕"科技兴农"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组织会员参加"为哈尔滨经济振兴办实事"竞赛活动,市农学会组织会员以"二牛心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内容制定参赛方案,年内全面完成了计划指标,种植面积5.3万亩,完成产量指标3 811公斤,比计划指标增产511公斤,增产15.4%,新增总产1 71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239.4万元,经市科协检查验收,市农学会被评为竞赛的先进学会。市畜牧学会以"瘦肉型猪高产综合技术"为主,在呼兰、阿城、方正、宾县、依兰县(市)46乡(镇)、227个村、7 389户推广二元杂交仔猪10万头,创经济效益700万元,增加经济效益230万元,被市科协评为竞赛先进学会。市水产学会在竞赛活动中,推广颗粒饲料养鱼高产技术,使"吨鱼塘"达500亩,同时推广普及型"肥水养鱼法"养鱼1万亩,引进新鱼种4QO万尾,其中颖鲤、草胡子鲶等已在哈尔滨市安家落户。二是发动会员撰写论文。市农学会征集有关植保、栽培、育种、土肥等方面的论文56篇,其中获优秀论文证书的36篇;市水产学会交流学术论文54篇,有8篇被评为优秀论文,有2篇被选送参加国家科协组织的"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市科协组织的论文研讨活动中,3个学会有5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3篇。在"献一计"活动中,市农学会获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三是普及科学知识。市农学会举办科普讲座20次,听讲座达3 000人次。市畜牧学会举办"猫狗病"培训班,参加人数60人;"氨化秸杆"学习班,参加人数80人;"猪饲养管理"培训班,参加人数100人:市水产学会组织专家30人次,深入乡村为养鱼专业户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6次,举办各种培训班16次,培训人员800名,有80%的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科学养鱼技术,水产品的产量、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周丽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