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文化》
 
 
档案
 
 
【民生档案管理】
 
      2008年,哈尔滨市提出围绕民生档案工作建立综合体系(协调体系、法规体系、馆藏体系、利用体系)的思路,使这项工作在发展中惠及百姓。一是覆盖面广,种类繁多。全市涉民部门在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衣食住行六大领域,共规范建立了30余种民生档案。包括涉及群众利益难点、热点问题的信访档案、用工合同档案、环保档案、房屋拆迁档案、口足手病防治档案、粮食购销档案、三聚氰胺奶粉和鸡蛋调查档案等共计100余万卷(件)。二是健全法规,确保长效。各区县(市)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民生档案收集、进馆范围和业务标准。对民生档案工作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促进民生档案工作向纵深发展。2008年,《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对职工档案的安全管理和合理利用等方面作出规定。三是工作有序,管理规范。市档案局确立了民生档案工作的五个优先原则,即优先建立、优先接收、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优先利用。深入涉民部门,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并加强指导监督。市档案馆建立了婚姻、优抚、公证、现行文件等民生档案数据库。延寿县档案局成立了民生档案服务中心。四是优质便民,群众满意。市档案馆组织人员对未开放的民生档案进行鉴定,能开放的提前开放,全年共接待查阅民生档案4000余人次。探索出函电查询、网络查询等新型服务方式,在省内率先开展上门送档服务。市档案馆与市社保局和市知青联谊会联手建立查阅知青档案的“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解决了部分知青无法按国家政策参保的难题。宾县档案局利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4万余件工人录用存根,为近万人办理养老保险、享受应有待遇提供了佐证材料。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