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连德(1879—1961年),广东省新宁(台山县)人。防鼠疫专家。
伍连德出生于英属南洋槟榔屿(马来群岛)。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伍连德肆业
于槟榔屿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获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光绪二十
四年(1898年)获医学士学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因研究霉菌病独
具心得,获得临床内科金奖牌和细菌病理的吉力士学奖,随后又留学德国荷理大学和法国普
士磋大学,从事疟疾和破伤风病研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回南洋,在槟榔屿悬壶开业
行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首次回国,被清政府委任为天津军医学堂副监督。光绪三十
四年(1908年)任北洋陆军医学帮办。
宣统二年(1910年)初冬,哈尔滨市发生严重的鼠疫,疫情蔓延迅速。当地医生束手无
策,虽聘有外国医生参加防治,也没有控制住疫情,法国医生摩赛尼也因染鼠疫而死亡,因
而引起社会极大的恐惧。伍连德奉政府之命以全权总医官身份到哈尔滨,他运用多年的研究
成果,积极采取控制交通、封锁疫区、隔离治疗病人等防治措施。加之执法认真,以严格的
科学态度办事,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控制住疫情,为此,清政府特赐予他医科进士。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伍连德主持在奉天(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大会,有12
个国家的著名专家参加。他在会上报告了防鼠疫工作,并发表了题为《蒙古鼠疫与瘟疫的关
系的考察》专题医学论文。会上,他被誉为战胜瘟疫的斗士,并被选为万国鼠疫研究大会会
长。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政府成立,伍连德曾被委任为大总统府侍从医官。1913年以
后,一直在哈尔滨主持东北防疫总处工作,并担任滨江医院院长职务,在防治疾病上取得了
显著成绩。1916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次会议上,伍连德被选为会长。1919—1920
年参加东省防治霍乱和鼠疫工作,采取交通检疫、隔离病人、进行疫苗注身等措施控制了疫
情蔓延,治愈病人1400人。1924年伍连德赴美国留学,获公共卫生博士学位。1926年9月任
滨江医学专门学校校长。1926年12月伍连德发表防鼠疫论文,日本东京帝国医科大学授予他
日本医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伍连德离开哈尔滨去北京。1937年后去马来西亚定居,以开
诊所谋生。1961年去世,终年81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