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社会生活》
 
 
人民生活
 
 
【市场零售物价】
 
 
    1991年哈尔滨地区仍保持市场物价相对稳定,与上年比,地区零售物价上涨7.4%。其中,市区上涨7.5%;城镇上涨7.5%;县城上涨7.O%;农村上涨5.O%。在所属5个县(市)中,除依兰县涨幅略高外,其它县(市)均保持基本稳定。地区市场物价变动的主要特点是:
    1.粮食、鲜菜价格明显上涨。地区粮食价格上涨18%,其中,市区上升18.7%,县城上升13.5%。受1990年5月份价格调整的影响,粮食价格涨幅较高,各县(市)各月平均价格涨幅均在30%以上,地区全年粮食价格上涨18%。粮食涨价带动了连产品的价格上涨,使地区糕点类价格上涨20.8%,鲜菜价格上涨17%。其中,市区上涨17%,县城上涨16.9%。由于受水灾影响,使夏菜产量下降,仅市区夏菜就减产30%左右。据对哈尔滨市主营公司调查,8月份国营商业夏菜供应量为2 038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51.1%。8月份国营商业和集市鲜菜价与上年同期比分别上升了73.8%和38.6%。依兰县由于受灾较重,夏菜减产且结尾期提前,上市量锐减.价格一涨再涨。与上年同期比,9月份鲜菜价格上涨55.3%,比8月份涨幅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全年各县(市)鲜菜价格涨幅均达二位数,使本地区鲜菜价格上涨17%,并成为地区零售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2.肉禽蛋价格下降。由于粮食丰收,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全地区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哈尔滨市猪肉、牛肉、禽肉、禽蛋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5%、44.8%、16.6%、21.2%和34.1%。由于货源充裕,肉禽蛋价格稳中下降。与上年比,1991年哈尔滨地区肉禽蛋类价格下降3.9%。其中,市区下降3.6%,阿城市下降5.5%,宾县下降11.3%,方正县下降10.4%,依兰县下降3%。特别是市区除1、2月份略有上涨外,其余10个月价格均下降。猪肉、白条鸡、鸡蛋价格全面下降,鸡蛋价最低时曾达4元/公斤。
    3.彩电等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持续下降,其它工业品价格平稳上涨。彩色电视机受全国性积压的影响,价格一降再降。哈尔滨市21英寸立式牡丹牌彩电最低零售价曾降到2 100元左右。全地区文娱用机电消费品类零售价格呈逐月下降。全年文化娱乐用品类零售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文娱用机电消费品类价格下降1.05%。
    受原材料及产地价格上调影响,1991年哈尔滨地区部分工业品价格相继上调。如白细布、色平布、搪瓷面盆、牙膏、民用煤等。受这些商品涨价影响,1991年全地区衣着类价格上涨7.3%、日用品类上涨3.6%。
    4.城镇物价涨幅高于农村。1991年地区城镇零售物价上涨7.5%,比农村物价涨幅高2.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农民生产资料占的比重较大,且价格涨幅较低所致。1991年农民零售物价上涨5%,其中消费品上涨6%,生产资料上涨4%。此外,在需求上农村市场波动较小。粮油价格调整后,对城镇影响较大,而农村集市粮价则比较平稳,有的县(市)还呈现负增长。(附表)(于金国)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