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长。1991年哈尔滨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已由70年代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变为80年代的"一彩三双"(彩电、双门电冰箱、双缸洗衣机和双卡收录机),进入90年代一些富裕的家庭已开始向高级音响、录放机、摄像机、空调机、摩托车等方向发展。据调查,1991年全市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与上年比:电风扇33台,增长26.9%;洗衣机102台,增长2%;电冰箱46台,增长17.9%;彩电75台,增长17.2%;录放机8台,增长60%。其中农村:电风扇2台,增长1倍;收录机18台,增长5.9%;彩电9台,增长50%;黑白电视机67台,增长11.7%,照相机、电冰箱从无到有。耐用消费品在15城市中位次居后15城市(杭州、上海、温州、武汉、无锡、广州、重庆、南昌、福州、合肥、济南、天津、西安、郑州和哈尔滨)调查资料表明:哈尔滨市耐用消费品(城乡)百户拥有量居15城市末位,比第一位的广州低58.2%,比第二位的无锡低50.1%,比居中游的天津低38.2%,比南昌低36.8%,比福州低35.4%,比倒数第二位的温州低1%。从具体品种看,哈尔滨市除电炊具在15城市中排第一位外,洗衣机、收录机、彩电、黑白电视机、照相机、高级音响均居15城市后几位,特别是自行车、电冰箱均排倒数第一位。主要原因:一是生活费收入低。据300户城镇居民调查,哈尔滨市1991年人均生活费收人为1 384.44元,居15城市倒数第二位;二是受地理环境影响,哈尔滨凉爽时间长达10个月,所以冰箱、空调器、电风扇的拥有量较其它城市少。
大件家用电器销售稳中有升,小件家电呈旺销趋势。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店日销新型彩电、冰箱15台左右。各大百货商店的电风扇销售成倍增长,最高峰销量达300多台。淋浴器、空调机销售也好于往年。各种类型的食品搅拌机、电炊具很受欢迎。(附表)(刘祝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