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全市有阿城、和平、哈尔滨、依兰、宾州5家大型制糖企业,比上年增加2家;共有职工12 245人,比上年增长36.13%;固定资产原值28 583万元,比上年增长49.38%,净值19 769万元,比上年增长50.3%;主要产品有绵白糖、颗粒粕,还有味精、酒精、白酒、糖果、酵母、酒糟饲料、二氧化碳等综合利用产品。阿城糖厂的绵白糖、和平糖厂和阿城糖厂的颗粒粕仍保持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和平糖厂、哈尔滨糖厂的绵白糖继续保持省优质产品称号。全年生产绵白糖158 300吨,颗粒粕79 341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7%和51.07%;实现工业总产值51 548万元,比上年增长43.98%;企业亏损3 845万元。比上年下降52.58%;实现税金1 714万元,比上年增长31.14%;全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34 482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产成品资金占用24 353万元,比上年增长24.9%;百元产值利税率为负4.13%,比上年下降O.75个百分点;百元资金利税率为负3.93%,比上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2 097元/人;出口颗粒粕77 832吨,创汇775万美元。
年内,由于甜菜收购价格提高,甜菜与粮食的比价趋于合理。纸筒育苗移栽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甜菜种植老区综合治理改造等丰产措施的落实,使甜菜单产和总产都大幅度提高。5家制糖企业收购甜菜总量206万吨,解决了连续几年的原料不足问题。
全年投入资金5 166万元,进行33项技术改造,分别用于制糖、干粕、动力、原料、热电等工程。阿城糖厂、和平糖厂各新增1台6 000千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9 000千瓦。哈尔滨糖厂新增1台3 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使发电能力增加1倍。阿城糖厂、和平糖厂与发电机组配套,分别新增2台和1台35吨/小时中压锅炉。阿城、和平、哈尔滨3家制糖企业自备电站发电能力基本实现自给。制糖企业以补偿贸易和融资租赁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通过技术改造扩大制糖生产能力。引进的设备有德国普西公司的甜菜切丝机、整形机、粗、精磨粒机。新增或更新的设备有连续渗出器、半自动板框过滤机、蒸发罐等。阿城糖厂日加工甜菜由3 000吨扩大到3 500吨,和平糖厂由2 000吨扩大到3 000吨,哈尔滨糖厂由2 000吨扩大到2 300吨。PH自动控制、比例加灰、压粕水回头等项新技术广泛用于制糖生产,对提质降耗起到明显的作用。尤其是8501防垢剂的应用日臻成熟,刷罐周期由30天延迟到90天,每个周期可节省刷罐费用60万元。经过技术改造,每年可多加工甜菜36万吨,多产糖4.3万吨,多产粕1.8万吨,新增产值13 000万元,税金320万元,利润500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1991年,全国糖料丰收以及一些新建糖厂相继投产,出现暂时性的产大于销、供过于求的现象。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销售价格不到位,造成产品资金占用多,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下降。
(李玉森 赫 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