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农业大学始称东北农学院,创建于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校。1994年,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学校确立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专业设置覆盖农学、工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和法学8个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7个硕士点,39个本科专业,生物学专业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校生32 805人,共中研究生1 038人,本、专科生16 511人(其中校本部13 193人),留学生120人,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员539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员10 154人(其中校本部1 116人),成人教育学员4 389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22人,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18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9人,在读博士66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获者10人,博士生导师6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90余人。
学校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力度,取得丰硕成果。设有国家大豆工程研究中心人才培训部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15个。学校承担的各类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3项,先后5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并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和《饲料博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藏书67万余册,设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拥有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的光盘检索系统,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一级检索站。1995年建成校园计算机与CERNET、INTERNET联通,并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开通宽带网。凭借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被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全国首批31个试点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逐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成为中国与东北亚地区进行农业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002年9月,学校新成立理学院和成栋学院。10月,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论证。
(韩翠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