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经国家证监会批准,哈尔滨市先后有亿阳信通、哈飞、物华股份(市物资回收公司参股物华共同上市)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发行股票11 500万股,募集资金13.7亿元。"九五"期间,全市行政区域内共培育和发展上市公司12户,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共募集资金47.2亿元。从1993年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至今,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已有19户企业在深圳、上海两地和香港上市,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和配股,共募集资金61.7亿元。
1.按规范化标准培育和发展上市公司。重点抓了三个层次的工作:
一是在全市各类企业中筛选一批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作为拟上市企业,进入预选企业库,对其中重点优势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其初步达到国家规定的上市公司标准。二是对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由市政府向省和国家推荐,并做好被推荐企业的辅导和规范工作。三是加大工作力度,达到上市公司标准,通过国家证监会等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然后在证券市场上市。到年末,在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已有上市公司哈医药、哈岁宝、哈慈股份、秋林公司、哈高科、东安动力、工大高新等19户。这19户上市公司中,从控股股东性质看,国有控股公司11户,民营控股4户;从行业看,有建材、医药、能源、环保、商业等企业各1户,机械企业6户,高科技企业4户。
2.在证券市场创造了三个第一。哈医药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医药行业中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哈尔滨岁宝集团公司创造了在上交所第一家进行竞价发行股票的企业,为我国证券市场竞价发行积累了经验。哈尔滨亿阳集团在上海交易所上网发行价格为每股18.24元,创造了上网发行价最高的纪录。
3.上市募集资金支持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哈医药、哈岁宝、哈慈股份、哈高科技等企业,通过二级市场配股募集资金10.2亿元,支持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1998年上市募集资金5.5亿元,用于引进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品销量在全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哈医药在1997、1998年进行增资配股,募集大量资金,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开发新产品抢占OTC市场,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亿阳募集资金7.3亿元,用于电子通信生产技术设备的改造,形成高科技企业。哈高科技企业集团1997年上市,1999年实施配股和转增股本,使公司总股本由13 000万股扩张到26 156万股,调整了股本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实现了连续盈利的目标。
4.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是建立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依法组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形成公司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领导体制,实现了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二是强化了监督机制。上市公司经营及财务状况依法进行定期评价、审计、确认,并向股东公布,接受监督,促使企业行为更加规范合理。三是加大了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企业对内部机构进行了重新设置,推行了全员合同制、干部责任制,形成了择优竞争上岗机制。(王其元 姜崇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