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 群团 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员会 【党员队伍建设】 2009年,哈尔滨市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贯彻择优推荐制、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企业生产一线、高级知识群体、“两新”组织和优秀青年、妇女上,特别是在优秀青年农民和企业的班组长、生产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全市发展党员7969名。其中,生产工作一线党员6374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0%;农民党员1472名,占18.5%;女党员3128名,占39.3%;35岁以下青年党员5321名,占66.8%;高中以上学历党员6822名,占85.6%。 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探索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方式方法,调研报告《对党员队伍结构改善和素质提高的几点思考》在《党的生活》2009年第二期刊载,并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发。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党员的具体情况,采取“菜单式”教学,进行分类培训。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点创建活动,创建远程教育示范点125个,全年组织各类远程教育培训3000次,业务辅导讲座130场,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20万人。 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探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接转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制度等管理制度,创新协作联动、委托协管、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开通“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等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方式方法,畅通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渠道。全市各级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1769个,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26个、委托协管党组织87个,使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帮扶力度,全市组织流动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3064人次,帮助416名流动党员协调解决创业资金和技术项目,为流动党员家庭办实事好事1702件。《哈尔滨市坚持“四个创新”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经验被《黑龙江省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党员队伍建设专刊刊发。健全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党员挂牌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