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管 理 第八章 科 研 第三节 粮食经济研究成果 一、粮食经济研究论著 (一)论文 1982年,为适应粮食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会计师王培德、陈宗愈和冯世联等财务专业 人员,分别撰写《搞好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经济效益》、《财会工作要在提高经济 效益中发挥作用》、《开展班组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论文,刊于《黑龙江粮食会计研究资 料》(第8期)。1984年,针对新形势新情况研究和探讨粮食经济的改革,赵龙会撰写的 《关于粮食企业经济改革的初步设想》和马希凤、陆诗政写的《试论哈尔滨粮油工业产品改 革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先后刊于《哈尔滨商业》1985年第1期、第4期上。前篇还刊于 1985年《哈尔滨研究》第3期。 1985年,市粮食经济理论研究有新拓展。撰写研究论文11篇。其中,陆诗政写的《试论 粮油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发展趋势》,刊登于《哈尔滨商业》1985年第3—4期;《试论企业只 有改革转轨变型,才能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市商业经济学会第一届年会进行交流。 1986年,市粮食经济学会组织各基层研究会会员围绕经营管理改革和企业横向联合问题 进行了研究,共写出研究论文8篇。其中,李俊才的《关于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改革 的几个问题》,马士成的《略论粮油贸易企业的横向联合》和于德林的《稻壳的综合利用》, 分别获省粮食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 1987年,哈市粮食经济理论研究论文12篇。其中,李俊才的《对粮食企业经营承包经营 管理中问题的探讨》,林峰写的《浅谈粮食企业经济指标》,分别刊登在《黑龙江省粮食经 济》1987年1期与2期。李俊才、姜洪翥的《关于减少城镇粮食销量的探讨》、王英杰、杨树 本写的《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促进粮食商品经济发展的探讨》与陆诗政、李辉写的《试 论粮食双轨制的由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3篇论文被选入全国十个计划单列市粮食部门在 广州市召开的粮食经济理论研讨会交流。 此外,还有陈宗愈写的《审计要在双增双节运动中发挥促进作用》、《谈粮食企业的承 包经营责任制》、《浅谈粮食企业的两权分离》(陆鸿信、陈宗愈)分别于同年11月,刊登 在《黑龙江粮食会计研究资料》总期第43、第49期,与《粮食会计研究》总第178期。赵如 良写的《充分发挥民主,注重科学决策》刊于《黑龙江省粮食经济》第5期。 1988年,全市各级粮食经济理论研究会共组织撰写与交流粮食经济理论研究论文12篇。 其中,有9篇在省粮食经济学会组织的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陈宗愈的《进一步加强对非商 品资金的管理》,刊于《黑龙江粮食财会研究资料》总52期。其另一篇《浅谈加强部门审计 的必要性》被选入《会计师论文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李俊才的《关于减少城镇粮食 销量的探讨》与赵如良、林峰的《对粮食企业承包局限性解决办法与思考》分别获省粮食经 济学会二等与三等奖。 1989年,围绕承包经营、议价经营、理顺粮价等方面写出论文14篇。其中在省粮食经济 学会组织的粮食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交流10篇,占全年论文总数的71.43%。李俊才的《浅谈 理顺粮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于深化改革粮食财务体制探讨》及其与王家骥的《整顿 粮食经济秩序、缓和粮食产需矛盾》,辛雨田、王家骥的《粮食企业开展外向型经济途径探 讨》4篇论文,在东北地区三省五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沈阳市、长春市、哈尔 滨市、大连市、四平市)粮食经济理论协作片会上进行了交流。 此外,于劲勇、王培德就哈尔滨面粉厂推行“厂内银行”的实践写的《关于实行“厂内 银行”的初探》刊登在《黑龙江省粮食经济》(1989年第3期)。陈宗愈的《开展全行业承 包经营审计为深化企业改革服务》刊登在《东北审计》(1989年第5期)。陆诗政的《试论 粮食企业承包经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同年青岛召开的全国十个计划单列市粮食经济 理论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刊登在《黑龙江省粮食经济》1989年增刊。 1990年,市粮食经济学会召开第三届年会,进一步加强了学会的领导。当年共写出论文 28篇。其中,16篇分别在东北地区片会、省市级粮食经济理论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在东北地 区片会上交流,李俊才、王家骥的《对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探讨》、《加速企业改 革,振兴粮食经济》和孟宪伟写的《纠正粮食企业激励性功能倾斜的对策》3篇论文。辛雨 田、徐惠贤的《浅谈粮食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获省粮食经济学会三等奖。 1985—1990年,全市各级粮食研究会组织会员共写论文88篇。其中,在省市刊物和会议 发表的有30篇,获奖的25篇。 (二)著作 1985年,为适应全市饲料行业的振兴和发展,马士成、张春国、王江合编《饲料行业基 础知识》,13万字,发行8500册。 1989年,马士成、刘玉琢合编《议价粮油行业基础知识》,14万字,发行7000册。 二、粮食经济研究咨询和调研 市粮食经济学会(以下简称市粮学会)成立后,重点是开展粮食经济研究咨询和企业改 革调查研究工作。1984年6月下旬,由一、二、三线组成的10人调研组,深入粮油综合加工 厂开展调查研究,协助企业改革。通过调查搞清该厂1984年5—6月,粮食商业亏损超亏87.5 万元,粮油加工利润没有实现“双过半”的原因,并针对生产经营工商脱节,队伍“松、散、 懒”与奖金分配平均主义等问题,帮助该厂实行了工、商挂勾(或生产与储运结合),奖金 与效益挂勾,明确责任,层层承包,奖金拉开档次,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较好地解决了吃 大锅饭问题,调动了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7—9月,该厂商业经营量比上半年月均 增加13.11%,万斤大豆加工差收、万斤小麦差收,分别比上年提高5倍和50%,5项费用定 额减少34万元。工业利润月均实现40.5万元,比上半年月均提高72%。 1985年3月,市粮学会和粮油工业公司、储运公司两个研究会共同派人组成改革试点小 组,到哈尔滨面粉厂蹲点咨询。通过蹲点咨询协助企业改革了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开,对 中层干部实行了招聘任用制,并在厂内实行三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奖金分配制度。1—9月 该厂完成工业利润155.2万元,比上年同期113.45万元增加41.75万元,增幅为26.9%, 商业亏损4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2万元,减幅为21.33%。 1988—1989年,市粮食学会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发现在国家对粮食实行“双轨制”以后, 辽宁的沈阳、大连对某些工商行业用的粮油已改为议价供应。市粮学会针对哈市粮食部门仍 按平价供应工商行业原料而其产品却已进入议价销售和平价供应奶牛饲料而牛奶却议价出售, 使粮食企业的负担不合理的亏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取消平价供应的建议,被局领导和有 关部门采纳,仅这一项就为全局节省300余万元。 1990年,市粮学会领导深入市盐业公司,经过对10余个用盐单位的调查,在搞清全市食 盐供应和销售情况的基础上,写出6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改善 和加强了全市的盐务管理。 1984—1990年,全市粮食部门各级理论研究人员共写出调查报告85篇。其中,有8篇在 省、市级刊物上发表,2篇获省市奖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