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哈尔滨市志·财政志》的编纂工作从1981年开始,组织人员搜集财政史料。由于特殊 的历史原因,不仅清末、民国时期、东北沦陷时期哈尔滨市的财政史料散失殆尽,而且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政史料也残缺不全。虽经遍访黑龙江、吉林、辽宁、哈尔滨、大连等 省、市档案、图书馆藏单位,访问历任市财政局领导人搜集到较多的财政史料和口碑资料, 但多属零星资料,不够完整,远不能满足编纂财政志的需要,编纂工作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因而长期没有修纂成书。 1988年,哈尔滨市财政志编纂委员会决定、采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初编,集 中总纂”的办法,授责市财政局内各职能处、室,按统一篇目的要求,分口提供财政史料, 初编志稿,使修志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后经深入挖掘,广征博采,全面核实,精心编纂, 终于于1992年脱稿送审,其后三易其稿,于1995年12月终审定稿。 《哈尔滨市志·财政志》是记述近百年来哈尔滨市财政状况的全书。运用已掌握的资料, 以篇、章、节的形式,断其主次,横排竖写,分类编纂,上限追溯到清末,下限截至1990年。 全书共分4篇、25章、77节。总容量33万余字。 编纂《哈尔滨市志·财政志》,力图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近百年哈尔滨市财政全貌 和全过程,从中揭示各时期地方特点和财政工作的规律,使志书发挥资治和教化作用。然而, 由于资料不足,编者水平所限,恐难达此目的,难免有疏漏、偏颇、讹误之处,敬请批评指 正。 在编纂《哈尔滨市志·财政志》过程中,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给予全面指导,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李俊华、哈尔滨市审计局王钧志、哈尔滨市税务局岳志显、哈尔滨 市劳动局史志办的徐世民以及哈尔滨市财政局许多离退休的老同志,多次协助评审,提出很 多有益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编 者 1995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