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水  产
第一章 水产资源
第二节 鱼类品种

  哈尔滨鱼类品种有90多个,其中50多种属平原鱼类。早期主要品种有鳇鱼、白鱼、鲤鱼
等;中期有鳌花鱼、鳊花鱼、鲫鱼、鲤鱼等;近期有鲤鱼、鲫鱼、鲶鱼、草鱼等。1988年又
先后引进团头鲂鱼和银鲫等名贵鱼种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
  团头鲂鱼 俗名武昌鱼,体高而侧扁,呈长菱形,体背侧灰色,肉味鲜美,体重最大的
4公斤左右,已成为养殖品种。
  三角鲂鱼 俗名法罗鱼,体高而侧扁,呈菱形,体背部灰黑色,体侧银灰色,腹部银白
色,最大体重5公斤以上。
  鳇鱼 体延长,呈园锥形,吻突出成三角状,口下位,口裂大,似半月形,长唇发达,
口前方有触须两对,左右鳃膜相联结,体裸无鳞,身上有五列菱形骨板,背鳍居于体的后部,
接近尾鳍,歪尾型。背部灰绿色或灰褐色,体侧略呈淡黄色,腹部灰白色。体重70公斤左右,
是生活在淡水中最大个体鲟种鱼类。
  哲罗鱼 又名哲绿鱼、遮鲈鱼。体长而丰厚,头部扁平,吻尖,口端正,体呈流线形,
口裂大,上颌较小,下颌突出,向后延伸超越眼的后缘,齿小而锐。尾鳍分叉较浅。背部为
青褐色,体侧和腹部银白。头部和背侧布有许多暗黑色的斑点。哲罗鱼生长迅速,一般体重
3公斤,大者可达50公斤,是特产名贵鱼类。
  大白鱼 翘咀红鳍鱼白,俗名松花江大白鱼。喙锐微峭,窄身扁腹,首尾上曲,多冗刺,
头部背面平直,眼大,下颌厚大而向前伸,还形成上翘,背部和两侧呈棕色或青灰色,腹部
银白色。大者6—7尺,肉肥味美,为松花江之特产,是全国四大淡水名贵鱼之一。
  鳊鱼 俗名鳊花,扁身阔腹,白色如银,体高侧扁,脊部隆起,头小,眼大,口端位,
口裂斜。背鳍在体的最高处中位。尾鳍分叉较深,背部青绿色,侧体和腹部银灰色,鳊花肉
嫩味鲜,大者1—1.5公斤,是淡水鱼中的佳品。
  鳜鱼 俗名鳌花鱼,体侧扁,背部隆起,体较高,头呈三角状。口大端位,口裂斜。鳞
小,背鳍几乎占据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制,臀部有3个硬刺,尾鳍呈扇园形,侧
体金灰色,不规格的大小黑斑点。头部有3条黑纹延至背鳍基部。背鳍、臀鳍和尾鳍各有2—
3行黑块纹带。是名贵淡水鱼类。
  花鱼骨鱼 俗名吉花鱼,体长,背鳍起点隆起,硬刺粗长光滑,腹部平直,吻园钝,口
下位,呈马蹄形;唇较薄,口角须一对,眼突出,背、侧为灰褐色,并有大小不等的黑褐色
斑点,腹部灰白色,为名贵鱼类。
  雅罗鱼 俗名华子鱼,体长侧扁,腹园,口端位,口裂稍斜,唇薄。鳞片基部有明显的
放射线纹。背部为灰褐色。胸鳍、腹鳍和臀鳍有时呈浅黄色。松花江流域、半丘陵型水库产
量较高。
  鲤鱼 大型鱼类,是产量最多的鱼类,15—25公斤的较为普遍,体形延长、侧扁,背部
弧形,腹部较平直,吻园钝,能收缩,体色随生活环境不同而异。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特
别是人工培育的结果,产生许多变异,形成不同的亚类品种:华南鲤鱼、镜泊湖鲤鱼、江西、
浙江红鲤、杂交鲤。哈尔滨市常见的还有丰鲤、荷元鲤、岳鲤、健鲤、三杂交鲤。
  鲫鱼 俗名鲫瓜子,青白色、扁身多刺,大者尺余,肉味鲜美。鲫鱼适应能力强,分布
面广。鲫鱼中的亚种,银鲫是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雌鱼与兴国红鲫雄鱼人工配种和异精雌
核发育所得的子孙代,称异育银鲫;白鲫鱼,又称日本河内鲫,是原五郎鲫的一种,1976年
由日本引进广东省,1981年哈尔滨引进、繁育、推广。
  鲢鱼 体形长而侧扁,头较大,小的鲢鱼头大于体,大的鲢鱼又体大于头,细园鳞,背
部带棕黑色,大部呈白色,故称白鲢鱼,大者有20公斤左右。
  鳙鱼 俗名花鲢、胖头。体形延长而侧扁,头大而园胖,背部花黑色,体两侧有黑色斑
点,故称花鲢鱼,最大者体重50公斤。
  草鱼 又名草根鱼,体形延长,前部略呈园筒状,背部侧扁,腹部园,巨者长4—5尺,
最大体重70公斤左右。草鱼为四大养殖鱼类之一。
  青鱼 又名青根鱼,体形延长,头稍尖,吻钝。背部侧青黑带灰色,腹部灰白色,最大
体重70公斤左右。
  鱼感鱼 鱼感鱼是鲤科鱼类中的大型肉食性鱼类,最大体重50公斤以上,是一种凶猛鱼
类品种,它以鱼类为食,头锐额黄,身似木棒,渔家称为“金山大王”。
  鲇鱼 性凶猛,在食物鱼接近时,迅速张开大口,将一股水流同食物鱼一并吸入口中。
哈尔滨市从南方引进美国鱼和革胡子鲇鱼等新品种。
  细鳞斜颌鲴鱼 又名板黄,体较高侧扁,头小,吻钝,口小下位,背有硬刺,鳞小尾鳍
扁,分叉较深,背部灰黑色或灰绿色,尾鳍边缘带有黑色边框。
  鳌条属鱼 又名白漂子,分布面广,数量最多,形态个体因水域而异,繁殖力强。体长
侧扁似柳叶,口端位,侧线前端的弯折强烈,鳞细偏长,一般身长3—4寸左右,为煎食佳品。
  黄颡鱼 俗名嗄牙子,体长,腹平,后中稍侧扁,头大,口裂大下位,触须4对,裸露
无鳞,背鳍硬刺有锯齿,胸鳍呈扇状,硬刺粗大,两缘均有锯齿,尾鳍分叉较深。背侧呈黄
色,有黑色斑纹数条,腹部淡黄色。肉细刺少,味道鲜美,尤以烧汤为佳。
  泥鳅鱼 似蛇而短,头尖无鳞尾扁,体细长,腹部园。头小吻尖,须5对,尾鳍扁园,
背侧部灰黑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的小黑斑点,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一
般鱼类高,并有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