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公路交通 第四章 公路修筑 第二节 筑路队伍 一、民工建勤筑路队伍 新中国成立初至1963年末,由村屯民工组成的民工建勤筑路队伍规模较小,一般在百人 以内,其主要力量用于干线公路毁坏路段的恢复建设。1964年初,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针对 界内公路路况较差的实际,下发了组织民工建勤修建公路的通知,滨江区组织动员区内19个 公社500名社员参加哈呼、哈双公路的修筑。这些筑路民工按民兵组织形式被编在班、排、 连临时建制内,集中食宿。1964-1981年,哈尔滨市年年组织民工建勤代表工修路建桥,每 年平均665名,最高年份的1970年达1497名。在专业筑路队伍未正式形成前,它是一支重要 的筑路队伍。 1964-1981年,参加公路修筑的民工建勤代表工共达12840人次,折合240.1万个工日; 铺设县级以上公路167.7公里,其中碎石路面10.2公里,级配石路面15公里,黑色路面144 .5公里;修筑县级公路路基94.2公里;新建改建乡镇公路313.3公里,其中黑色路面60公 里,碎石路面233.4公里,改善路面9.3公里;新建改建乡镇公路中小桥梁41座703.4延长 米。此外,东方红大桥、水泥厂大桥、哈成路大桥等大型桥梁的修建工程也有建勤民工代表 参加。 1982年始,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筑路队伍和雇用社会劳动力逐渐取代了民工 建勤筑路队伍。 二、专业筑路队伍 自1963年哈尔滨市有了专业筑路队伍始至1990年末,哈尔滨市先后组建了4个专业筑路 单位,职工由最初的189人发展到1812人,施工能力由初建时只能改造扩建土路,发展到能 修建较高等级公路;由维修、改造中小桥梁发展到能承建较大型桥梁。 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一工程公司 其前身是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下属的机械化施工队, 组建于1964年2月,有职工30人,其中机械技术员1人,主要任务是为公路养护和大中修工程 备料服务。60年代末,职工增至320人,其中技术干部3人。1973年,职工增至405人,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增至5人。1982年始,由为公路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备料服务转向独立承担修筑 道路。1984年,拥有职工60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人,可以承担二级公路工程的筑路项目。 1988年,筑路能力再上新台阶,可以承担一级公路工程的筑路项目。1989年6月,正式改称 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一工程公司。1990年,职工增至71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 2人,助理工程师15人,技术员7人。 完成的主要工程有:1982-1985年,修筑了市区铁路街、货站街、公司街、海城街、烟 厂门前、煤炭五场等8条街道和厂区道路,为呼兰三电厂修筑砂石路5.3公里,新建绥满公 路亚沟至玉泉段11.2公里;1986-1988年,修建哈尔滨机场进城公路8公里、哈绥公路5公里, 以及哈绥、哈同、京哈、昌肇等公路的改建维修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扩建;1989-1990年, 新建绥满公路哈尔滨至大庆段水泥混凝土路面17公里,大修江南、江北中环路4.9公里,改 建哈城公路2.2公里。 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二工程公司 原名为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公司道桥工程队,始建于 1963年,当时有职工189人,1978年职工增至335人,其中干部24人、技术工人219人。1990 年,职工增至412人,其中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16人,技术员32人。 完成的主要工程有:1963年5月-1965年5月,修建大型桥梁1座(阿什河桥);1965-196 6年10月,修建三八桥、郎家桥、八里堡桥等桥梁11座;1966-1976年9月,修建长胜桥、范 家桥、长井子桥等桥梁31座,总长1172.8米;1976-1980年11月,修建桥梁11座,其中较大 型的有2座(54米长的联胜桥、168.6米长的迎宾桥);1981-1988年,修建桥梁26座,其中 工程量百万元以上的大桥有3座(诺敏河大桥、金河桥、阿什河桥);1980-1988年,维修公 路50.5公里,新建公路43.9公里;1989-1990年,为哈尔滨至大庆的公路工程新建涝洲大 桥等桥梁6座(369.13延长米)、涵洞15道(57延长米),在哈城路建新桥1座(16.88延 长米)、江南中环路新建三姓桥和天里桥2座(43.8延长米)。 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三工程公司 组建于1978年,当时名称为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公 路工程队,有职工526人,1989年更名为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三工程公司,有职工439人。 主要承担修建、改建哈尔滨通往各市县近郊公路和承揽部分市内各企事业单位道路工程。自 1988年始,由于职工专业素质的提高及筑路设备的配套成龙,已具备了承建高等级公路的能 力。1990年底,有职工437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4人。 已完成的主要工程有:1978-1979年,改建公路28.8公里,其中一级路3公里、二级路1 0公里、三级路15.8公里;1980-1981年,改建哈大路7.4公里,新建公路8公里;1982年, 机场路大修5公里;1983-1984年,哈尔滨至黑河公路大修工程14公里,机场辅道工程7公里; 1985-1987年,改造机场辅道和主跑道工程10公里,支线工程3.4公里;1990年,修筑新的 哈尔滨至大庆路段10公里,江南中环路大修5公里,哈同路大修0.8公里。其它工程有:绥 满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4公里,京哈公路新建一级路6公里,哈五支线5公里,绥满公路亚玉 段2.15公里,大修哈双路14公里。此外,还修筑了呼兰三电厂等20余个企事业单位的厂区 道路。 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四工程公司 1980年5月组建,当时名称为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 第二工程队,有职工145人,其中仅有技术员1名,1987年改称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第四工程 公司。1990年末,有职工248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7人。 1984年前,由于职工专业技术水平低和施工机械设备不足等原因,主要承建市区和企事 业单位的技术标准要求较低的道路工程。1985年后,施工能力逐年增强,自1988年始,可承 担年度为500万元工作量的各种等级公路施工项目。 已完成的工程项目有:1980-1984年,修建哈尔滨师范学院、省甜菜研究所、电碳厂等 企事业单位辖区道路和市政道路等26.3万平方米;1985-1987年,修建省电视大学、交通街、 哈双中线路等道路16.9万平方米;1988-1990年,改建江南中环路路面6.1公里,新建哈尔 滨至大庆公路水泥路面7.1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