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航 运 第七章 通讯导航 第三节 甚高频通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运管理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航运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航运系统具有港站点多、航线长的特点,现有的短波电台通讯设备,难以适应航 运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航运管理局调度部门不能随时全面掌握分散在松、黑、乌、嫩四条江 上4000多公里航线上的船舶航行情况和50多个主要港站的装卸动态等。1981年,为解决航运 通讯困难的问题,航运管理局通讯总站由何洪先、朱镜水、吕辉、马海清等技术骨干组成技 术改革小组,拟定先以客货运量较集中的松花江各港站及运输船舶上安设甚高频无线电话。 这一方案,得到交通部的支持,并拨技改费50万元,自筹22万元,与610厂共同设计两路甚 高频无线电话网。一路是哈尔滨上游经三家子站至肇源港;哈尔滨下游经巴彦、木兰、通河 至依兰各港站,其间在白石、新甸、高楞、方正各站设立分台,连成链状通讯网,并与航运 管理局有线电话接口,通到各处室。另一路是用甚高频单Ⅰ机无线电话解决船与船,船与港 在50公里范围内移动通讯联络在港站共设JDD—20型双工电台14座,在所有客货轮、推轮及 主要航线的驳船上架设了XBC—301Ⅱ型单工无线电话42座。在松花江沿岸主要港站哈尔滨、 肇源、长春岭、白石、巴彦、新甸、木兰、通河、沙河子、依兰、佳木斯、绥滨、富锦、同 江,架设了高度52米的铁制甚高频天线塔。在各主要港站间,距离超过50公里以上的,其间 还增设了木制天线,以保证通讯联系或通讯传递。 甚高频无线电话投产后,使航运管理局与各航运局以及船与船、船与港、港与港之间都 可以进行通讯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