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水 泥 第三章 产 品 第一节 水泥品种 哈尔滨解放前,哈尔滨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只生产325#(旧标号为400#)1种水泥,当 时称作“波特兰”水泥。 哈尔滨解放后,1948—1950年,仍生产325#波特兰水泥。 1951年,东北工业部颁布了《关于生产和使用混合材的决定》。自1952年起,水泥生产 开始突破了30—40年代标号低、品种单一的原始工艺,在熟料中掺和一定比例的石灰石、炉 灰成为混合材。配比总量为16—75%,其中,石灰石不超过14%,炉灰不超过16%。当时, 除了以石灰石、炉灰为混合材料外,有一段时间还用抚顺炼油厂的副产品——油母页岩渣作 辅助材料,生产标号为400#的硅酸盐水泥。 1956—1957年,市建筑材料厂利用化工厂的下脚料油母页岩,配合适量的石灰石、石膏, 生产250#无熟料水泥。 1961年,哈水泥厂为满足大庆油田建设需要,研制并生产油井水泥。经过多年研究与生 产,产品质量达到美国API—A级标准(国际标准)。同年,哈水泥厂又研制成功特快硬矾土 水泥。 1964年,哈水泥厂研制成功95℃深井油井水泥。1969年,哈水泥厂研制成功防潮水泥, 并小批量生产。1983年哈水泥厂根据部分建筑工程的需要,开始生产525#(相当于旧600# 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 1986年,国家建材局提出国产水泥标准要达到世界标准,要求各水泥厂生产早强水泥。 国家规定,凡标号在425#以上的均列入早强性水泥(简称R型水泥);标准要求,3天强度 指标必须达到28天强度的50%以上。按照国家要求,哈水泥厂首先进行试制。当年3月,进 行工业性试验,12月26日开始批量生产。之后,松花江水泥厂、市建筑材料厂、黑龙江农场 总局水泥厂等也相继生产R型水泥。 截止到1990年,哈尔滨市生产的水泥品种有425#普通水泥(425#硅酸盐水泥)、425# 矿渣水泥、425R普通水泥、油井水泥、API-A油井水泥、425#道路水泥、325#粉煤灰砌筑 水泥7种。各种水泥的质量、标号不断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