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第八章 电碳制品 第一节 电机用电刷 电刷,是用于各种电机的换向器或滑环上的滑动接触导体。它有良好的导电性,并有一 定的机械强度。 1956年,哈电碳厂在建厂同时,派出一批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人去苏联学习。他们回国 后,成为研制生产电刷的骨干力量。建厂初期生产的27种电刷产品,除3种是自行设计的外, 均属仿制型产品。 1958年7月,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产品D172高速滑环电刷,解决了仿制型产品D104、D214 存在的在高速运转下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比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生产的NCC634和法国罗 兰碳素公司生产的LFC55两种同类电碳的磨损值都小。该电刷1984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1959年1月,参照苏联技术资料仿制定型的TS7、TJ8航空电刷,用在空军苏制“米格” 战斗机上,填补了中国航空事业的一项空白。 1960年9月,自行设计试制的D374电刷,解决了换向困难的高速直流电机、牵引电机的 急需。该产品用在4000千瓦ND4机车上,可取代法国EC367电刷。 60年代初,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给生产造成困难。哈电碳厂的广大干部、科 技人员和工人怀着对电碳事业的赤诚之心,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相继研制出11种新产品。 1970年7月,研制成功TD2电刷,替代以苏联工艺技术为基础的仿制型的DS—2电刷。DS—2电 刷实际寿命600—300小时,而TD2电刷达到1200小时。 1972年8月,研制成功的TJ—14航空电刷,为“歼八”飞机主电源QF—12A启动发电机配 套。1977年,研制的D324电刷,为云雀直升飞机的启动发电机和交流机配套,取代了英国KC (EG)41电刷;由D324电刷派生的TDQ24电刷用在长征4号火箭上,1986年,获机械部科技进 步三等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电碳厂不断开发创新,先后研制成功新型电刷16种。1980 年,研制的TJ—18电刷,满足了“轰六”、“米八”飞机主电机ZF—18、QF—18运行要求。 1983年研制的TJ—15航空电刷,是根据机械部1979年下达的为“歼七—Ⅲ”新型飞机主电机 (QF—12C)提供配套电刷而研制的。在此之前,主机厂曾将法国提供的9020M、300M和英国 提供的CM—50、DM—4A、PDM—4A等5种名牌航空电刷先后装机配套试验,结果均因技术性能 问题将电机烧毁。经鉴定,TJ—15航空电刷性能稳定,完全满足了QF—12C电机配套使用的 要求,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1987年被国家科委收入《中国科 技大全》。 1985年9月,研制的D216电刷,是为大型轧钢电机提供配套用的新产品。这种电刷对轧 钢机瞬时冲击负荷运行的适应性强,能保证大型主轧电动机运行有良好的换向性能,抑制火 花能力强,润滑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与D216电刷同时 定型的J210型汽车电机用电刷,是为汽车行业从国外引进大、中型起动电机配套而研制成功 的一种新型电刷,其技术性能达到了德国的C51、Z23两种电刷水平。1988年,获机械部科技 进步三等奖。 1986年,研制的D323电刷,是适应国家海洋钻井事业发展需要而开发的一种高水平新产 品。经南海西部石油公司试用,这种电刷具有良好的换向性能和耐磨性能,可替代美国CE公 司的电刷产品,供海洋钻井平台直流驱动电机使用。 1989年,研制的吸尘器电机用电刷,换项性能好,磨损小,为600W吸尘器电机配套,还 推广到牵引电机上使用。 1990年,哈电碳厂生产的电刷有12个系列、51个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