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第九章 铅酸蓄电池 第二节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1960年,哈蓄电池厂试制投产了牵引车用铅酸蓄电池。当时,生产方式落后,各工序多 是手工操作。因此,产品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 从1964年起,正极板改用单只玻璃丝管灌粉工艺,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还研制成功国内首 创的挤膏机,用湿式挤膏法代替干式灌粉法。1965年,实现涂板工序机械化,提高了板栅的 质量,改善了作业环境,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1979年,用塑料封底代替铅封底,降低铅耗 量,提高工效70%。1977年,“四新”蓄电池投产后,此类产品也改用塑料外壳,减轻壳体 重量,降低成本,便于用户安装使用。这种蓄电池因用途所限,社会需求量不多,1960—19 90年,仅生产209193千伏安/时,为总产量的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