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文  物
第四章 文物事业机构
第二节 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

  一、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1954年8月建立,位于南岗区红军街50号。
  前身为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1923年6月成立。1929年,改东省特别区文物研究会博
物馆,1953年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后,定名为黑龙江省博物馆,隶
属黑龙江省文化局。1978年6月,移交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
  黑龙江省博物馆陈列面积为3000平方米,分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动物陈列和古动
物陈列。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室展出面积450平方米,主要陈列有呼玛县八站出土的旧
石器及嫩江流域和宁安县渤海遗址的出土文物;动物陈列室展出面积750平方米,重点展出
本省特产动物标本,也有少量世界各地珍禽异兽标本;古动物陈列室展出面积480平方米,
重点展品有3具较为完整的大型骨架化石,即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犸象。
展厅中央还陈列高4.18米、长9.32米的嘉荫出土白垩纪晚期恐龙,以上都为国家一级文物。
  黑龙江省博物馆为地方历史及自然科学研究的文物事业机构,设有办公室、政工科、行
政科、保卫科、历史部、自然部、邓散木艺术陈列馆、保管部、群工部、陈列制作部、技术
部和企业管理科。1990年,实有职工88人,大专学历24人,中专学历8人;高级职称9人,中
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40人。
  二、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1985年2月26日建立,位于南岗区文庙街25号。隶属黑龙江省文
物管理委员会。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为中国第一座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主要任务为系统地调查、征
集与收藏省内各民族的文物资料;组织有关民族民俗陈列展览,展示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开展地方民族史与民俗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服
务。编制43人,设有办公室、保卫科、总务科、研究部、陈列部、保管部、群工部、经营部。
1990年,实有职工40人,大专学历22人,中专学历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
职称20人。
  三、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南岗区光芒街22号,隶属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
  房屋为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住宅。1933年夏至1934年春,中共满洲省委常委机关
和秘书处先后设在此地。198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东北烈士馆管理。1987年11月,
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移交哈尔滨市文化局管理。1988年5月,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哈尔
滨市政府共投资188000元进行旧址维修,并成立“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筹备委员会。
1988年10月18日,正式建馆对外开放。纪念馆内收藏、陈列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沿革及
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文物、图片及书信稿件,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
宣传阵地。
  1990年,实有工作人员3人,大专学历1人,中专学历1人;初级职称1人。
  四、东北烈士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1948年10月建立,位于南岗区一曼街21号,隶属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
员会。
  原址为哈尔滨警察厅,1928年建,1948年改为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
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部分,共有12个陈列室。主要陈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期,在东北地区牺牲、具有代表性的烈士事迹和遗物,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杨靖宇、
赵尚志、赵一曼、陈翰章等131人;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李兆麟、朱瑞、杨子荣及国际
主义战士佐佐木源吾等109人英雄事迹。馆藏文物7000余件,历史图片10743幅。1953年,周
恩来总理亲临参谒视察,并书写“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题词。
  建馆初期,受东北烈士纪念事业管理委员会领导。1949年,为哈尔滨市民政局代管,随
后转归东北行政委员会烈士纪念事业管理处,同年9月,移交松江省民政厅。1951年1月1日,
隶属松江省文教厅,1953年1月1日,再度受松江省民政厅领导,1954年2月12日,移交黑龙
江省文化局。
  1978年6月,由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管辖。设有办公室、研究部、陈列部、保管部、
群工部,1984年增设政工科、保卫科。1985年2月,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成立,同东北烈士
纪念馆为一套行政机构。1990年,实有职工90人,大专学历23人、中专学历24人;高级职称
3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36人。
  五、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视察黑龙江纪念馆,1977年建立,位于南岗区颐园街1
号,隶属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馆内收藏、陈列老一辈革命家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活
动的珍贵文物,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访问苏联归国途经哈尔滨视察时,在此下榻和工作,对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并亲笔书写“学习”、“奋斗”、“学习马
列主义”、“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和“发展生产”5幅题词。1977年2月27日,在此建立
毛主席视察黑龙江住址纪念馆。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也多次到黑龙江视
察工作,并下榻于此,1981年,又开辟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视察纪念室,经中共黑龙江省
委批准更名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视察黑龙江纪念馆。1990年,实有职工12人,
大专学历3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6人。
  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细菌部队罪证陈列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细菌部队罪证陈列馆,1982年建立,位于平房区新疆街25号。前身为
哈尔滨日本细菌工厂罪证展览馆。
  1982年12月哈尔滨市平房区文物管理所成立,负责保护管理日本细菌部队的罪证遗址。
1983年3月,在平房区文物管理所的基础上,建立哈尔滨日本细菌工厂罪证展览馆,编制5人,
隶属哈尔滨市文化局和平房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1985年7月更名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细菌
部队罪证陈列馆,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编制15人,设有办公室、文物保管部、研究陈列
部和群众教育部。
  1990年,实有干部职工15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学历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