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 【打假治劣】 1995年,采取现场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集中统一检查和分散分块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和端窝挖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对熟肉制品、白糖、植物油、食盐等8种商品进行抽查;抽查48个经销和批发企业共98批次,收缴劣质商品价值56万元。在抽查的98批次中,合格65批次,劣质品10批次,劣质品率为10.20%。其中绵白糖抽取4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50%;酱油抽取12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为58.3%;全脂加糖奶粉抽取16批次,不合格7批次,劣质品2批次,合格率为43.75%;熟肉类食品抽取25批次,不合格5批次,劣质品4批次,合格率为64%;小麦粉抽取11批次、合格率100%;大米抽取5批次、合格率100%,食用植物油抽取14批次,劣质品3批次,合格率78.57%;食用盐抽取11批次,不合格4批次。劣质品1批次。合格率为54.55%。 在重点对8种商品检查的同时,还对啤酒、矿泉水、真皮沙发、面巾纸卫生巾、鞋类、石油液化气灶具和卡式炉、叶轮、石油产品、空白录像带、阀门等商品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啤酒抽查35批次,合格19批次,不合格16批次,劣质6批次,合格率为45.72%。省内地产啤酒抽查10批次。合格率为100%,外埠啤酒的合格率仅36%,并且许多名优酒的质量严重下滑。从检查情况看,省内啤酒质量明显高于外埠,高于平均合格率54.28个百分点,高于外埠64个百分点。如唐山豪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豪门牌啤酒,双乙酰偏高;北京啤酒厂生产的白塔牌北京啤酒,泡持性偏低,都被判为不合格商品;湖北神水公司啤酒厂生产的德国阔伯啤酒双乙酰、色度偏高,中外合资烟台中策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烟台牌烟台啤酒二氧化碳容量、泡持性偏低被判为劣质啤酒。矿泉水抽查28批次,合格16批次,不合格12批次,劣质6批次,合格率57.5%。青岛崂山万年泉矿泉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崂圣牌青岛崂山优质天然矿泉水细菌总数超标,大肠菌超群被判为劣质矿泉水。粮油商品抽查25批次,合格15批次,合格率为60%;方便面抽查27批次、合格7批次、合格率25.93%,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率为74%。抽查真皮沙发12批次,合格6批次,合格率50%。抽查面巾纸、卫生巾10批次,合格7批次,合格率70%。 检查鞋类市场19批次,发现"查理"、。"飘马"、"金利来"、"老人头"、"皮尔卡丹"等假冒名牌皮鞋。抽查石油液化气灶具和卡式炉两种商品抽查合格率仅为20%。抽查风机48批次,合格20批次,合格率41%。抽查叶轮16批次,不合格16批次,不合格率100%。抽查石油产品19家经销企业52批次,合格23批次,合格率44.2%。抽查空白录像带26批次,合格9批次,合格率34.6%。抽查阀门54批次,合格10批次,合格率18.5%,尤其是"河南阀"以铁代钢且加工粗糙全部为劣质品;天津大站阀门厂不按国家标准生产,偷工减料,质量问题严重,合格率仅为14.3%,劣质品率占57.1%。 对消费者反映问题较多的商品还开展专项检查,共出动48次2 580多人次,检查的主要商品有饮料、肉制品、小食品等15种,查处制售伪劣商品价值1 200多万元,挖出黑加工点16个。此外还对市场销售的粮油制品、石油制品等14种商品进行检查542批次,并将检查结果通过报纸发出7期公告。在对南极小食品市场、北环路鞋品市场、太平药材批发市场等11个轻工集贸市场检查时查获大批劣质商品。其中在北环建筑五金市场查获5 000多条劣质电热毯并通过新闻媒介给予曝光。 (杨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