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矿山开采 哈尔滨矿山的开采始于800多年以前。 金代早期已大规模开采五道岭铁矿,以后在清代1840年前后及东北沦陷时期,都进行过 勘探和开采。1936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在五道岭矿掠夺式地开采铁矿石。1942年,开始在石 发矿开采铅锌矿石,直至日本投降。那时开采方式落后,作业条件十分恶劣。 解放以后,1958年,在“全民大办钢铁”运动中,开始大规模地探矿和找矿,并按着 “有矿必采”的方针,对五道岭铁矿等3个矿山进行人工采矿,直接冶炼,冶炼产品质量差, 使用价值很低。 1961年,根据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哈尔滨的小矿山先后关停。 1970年,在黑龙江省第二次“大办钢铁”热潮中,开采了苏家铁矿和张家湾铁矿,并对 在“大跃进”期间开采而后停产的小矿山在未探明资源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开采。 至1985年,经黑龙江省地质矿产部门系统探测,已探明的金属矿山共有11座,主要分布 在阿城的小岭镇和交界镇境内,属长白山张广才岭余脉。包括苏家铁矿、五道岭矿、张家湾 铁矿、平山铁矿、石发矿、金云山铜矿、大砬子矿、白岭矿、一撮毛矿、大兴矿和二十五户 钼矿。大部分为共生矿,可供开采的金属矿种有铁、铅、锌、钼、铜和黄铁矿等。已探明的 矿石总储量是铁550.36万吨,黄铁18.89万吨,铅锌538.66万吨,钼2657.4万吨,铜500 万吨。11座矿山中,只有苏家铁矿、五道岭矿、张家湾铁矿、平山铁矿和石发矿部分开采, 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终因地质情况复杂、开采条件差、产量低、成本高,至1980年先后 停产。1985年苏家铁矿对残余矿量进行了简易复采,此后,哈尔滨的矿山再未开采。 1958—1985年,哈尔滨共开采矿石756271吨,其中铁矿石700173吨,铅锌矿石56098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