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有色金属加工 第一章 铝镁材 第五节 薄板与带材 哈尔滨市铝及其合金薄板材与带材的生产始于1979年3月。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于70年代 中期,经冶金工业部批准,从意大利引进900毫米四重可逆式板带冷轧机1台,从日本引进 800毫米纵剪机1台,并自制1100毫米重卷机1台,退火炉1台,筹建薄板分厂,1979年3月竣 工投产,形成年1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带材147吨,综合成品率达67.9%。 1983年初,薄板分厂对L51高表面、高平度钟表盘用带材和出口带材的工艺进行研究, 解决了鱼鳞状反光斑痕的缺陷,使L51带材产品在厚度均匀性及力学性能稳定性方面都达到 国外同类产品标准,满足了国内外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荣获国家金牌奖。4月,国家批 准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以板带箔系统为主体的技术改造方案后,薄板分厂从意大利引进1套 1400毫米四重不可逆式轧机,并配套了辅助设备。经过1年多的安装、调试,1985年,具有国 际80年代水平的1400毫米四重不可逆式轧机正式投产,增加了板带材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 明显提高,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长。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工厂对出口大带材包装进 行改进,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井架式、托架式、立式、卧式及扣箱式等5种包装运 输方式,确保产品在长途运输和多次倒运的情况下不受损失,受到国外用户的好评,当年生 产板带材1786吨,成品率达89.1%,分别比1979年增长11.1倍和21.2个百分点。 1988年,经2年多的安装与调试,航天工业部所属企业制造的20吨、40吨带材退火炉、 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制造的1700毫米厚板纵剪机以及从美国SECO/MARWICK公司引进的 20吨带材保护性气体退火炉在薄板分厂相继投产,带材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同年还开展对 1001Hm和3003Hm系列产品的研究,使产品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及其它各项技术指标均达 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热销货,仅美国1个厂家就订货1900吨。 1989年,薄板分厂研制成功L51H18 、LT 98 H18防盗盖用带材,产品质量达到“用 户信得过产品”的要求。同年,还研制成功3004H19易拉罐板材,产品性能接近国际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翌年,3004H19易拉罐板材获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薄板分厂研制成功一种接近国际水平的1050H18PS带材,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年,带材产量为9666吨,是1979年的66倍,薄板产量为7679吨,是1985年的4.3倍,产品 综合成品率达84.2%。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生产铝薄板与带材的主要设备有900毫米四重可逆式冷轧机1台,1400 毫米四重不可逆式冷轧机1台,1300毫米重卷机、1100毫米重卷机、1700毫米厚板纵剪机各1 台以及退火炉4台。年生产能力为33660吨,产品规格是薄板材厚度0.3—2.0毫米、宽度 600—1200毫米、长度1—4米,带材厚度0.3—2.0毫米、宽度20—1200毫米,卷最大重量为 4吨。其生产工艺是: 小带材:轧制(900毫米轧机)→成品轧制→纵剪或重卷→检查→重卷→成品退火→包 装→检查→成品入库 大带材:轧制(1400毫米轧机)→成品轧制→拉弯矫直→成品退火→检查→包装→成品 入库 薄板材:轧制(1400毫米轧机)→成品退火→横剪→包装→检查→成品入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