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 社会
第二章 宗教
第二节 道教
 
    金代,在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县境内分布很多道教的庙宇。位于今阿城县山河乡的松峰山太虚洞是黑龙江境内最早的道观,至今还残存金代承安四年(1199年)所立的曹道士碑。清代嘉庆年间由开山教祖王教参带领徒弟王永昌、苗永平2人在金代寺庙的遗址上重建海云观1座,香火最盛时,有道士200余人。
    光绪年间,在阿城县旧城东南隅有关帝庙2座,娘娘庙1座,东北隅有龙王庙1座,西北隅有城隍庙1座,西南隅有财神庙、山神庙各1座。正西门外有鬼王庙1、座。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兵燹,各庙均被拆毁,后副都统达桂依次修复。民国年间,在城内庙头街有灵应寺1,座,有龙门派监院1人;正西门外有西华观11座,有华山派监院1人、道士2人;正东门外有东清宫1座,有华山派监院1人、道士2人,各庙香火不盛,到伪满时更加萧条。1945年"九·三"后庙宇改做它用,道士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