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中国民主同盟哈尔滨市委员会 第四章 自身建设 第二节 组织建设 一、领导班子建设 1983年,民盟市第六届委员会组成后,领导班子在注意发挥老一代领导人带动作用的同 时,陆续选拔一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有一定群众基础和领导能力的中青年 干部充实领导机构,逐步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合作和交替。1985年,民盟市委会根据民盟中 央转发《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民主党派工商联引进新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问题的几点意 见〉的通知》,召开六届二十次常务委员会讨论提名并经六届八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中年常委 鲁忠霖为民盟市委会秘书长。1986年,民盟市代表会议增选5名市委委员和1名常务委员,都 是50岁以下年富力强、热爱盟务工作的干部。1987年,民盟市委会六届十二次(扩大)会议, 增选3名委员和3名常务委员,平均年龄为52岁。12月12日,民盟市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的七届委员会,33名委员中55岁以下的委员有18名,占委员总数54.5%,使民盟市委会进 一步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合作和交替。 二、机关建设 1980年,民盟市第五届委员会组成后,一直重视机关建设。为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职能 作用,首先抓机关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1984年初,民盟市委会向机关干 部提出“三新”要求。要求机关干部通过学习,要有新的思想、新的作风、新的精神,即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不断进取,努力创新。建立机关干部守则10条:政治积极进 取,思想实事求是,组织坚持原则,学习刻苦探索,工作勇于创新,行动团结一致,作风身 正行端,经济清清楚楚,劳动埋头苦干,态度谦虚谨慎。同时,建立干部分片包干深入实际 制度。机关干部分片包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按时参加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会。 每月初由秘书长召开包片干部汇报会,交流情况,布置工作。遇有重要情况,写成书面材料, 及时上报民盟省委会和民盟中央。1987年,民盟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调 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决定》。民盟市委会按干部分片包干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盟员思想动态, 研究存在的问题,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民盟中央,为在民盟工作中防止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 级自由化提供了实际依据。 1985年,民盟市委会建立文秘、总务、财务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机关组、宣、办负责 人与基层支部负责人不定期的对话制度。1990年,民盟市委会重新研究修订完善各种行之有 效的规章制度共16项,汇编成册,用以随时检查执行情况。 三、基层干部和新盟员培训 为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加强基层盟务工作,民盟市委会重视基层干部培训 工作。1985—1990年,共举办4期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144人次。主要学习新时期统一战线 方针政策、关于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座谈会纪要、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基层盟务工作经 验。同时,还举办10期新盟员轮训班,轮训盟员540人次。主要向新盟员进行统一战线政策、 盟史、盟章教育和做一个合格盟员的教育。通过10期轮训班学习,使新盟员受教育面达到新 盟员总数的90%以上。参加轮训的盟员表示,要怀着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努 力做好各项工作。 民盟市委会为了检验自身建设成果,开展评选先进支部和先进盟员活动,推动盟务工作 不断向前发展。从1980—1988年,民盟市委会开展3次评选先进活动。评选出先进支部14个, 盟务积极分子64人,优秀盟员42人。评选出省先进支部5个,优秀盟员10人。这些先进支部 和先进个人,为广大盟员树立了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