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教育 第二章 小 学 第四节 学校选介 一、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 兆麟小学位于松花江南岸兆麟公园东侧,东北沦陷时期是一所日本小学校(桃山小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公园小学校。1946年末,为纪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改校名为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1978年被定为省、市重点小学。学校有教职工119名,学生1426 名。学校教育设施完备:有少年厅、图书室、音乐教室、保健室、室内运动场、红领巾广播 室等。1986年国家教委委托该校进行德育实验后,该校建立了“兆麟将军纪念室”,作为向 全校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永久性教育阵地。纪念室用图片、照片展示了 兆麟将军少有大志、勤奋学习、热爱祖国、驱逐日寇的光辉战斗的一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 长、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长张文松为纪念室提写了“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发挥德育工作优势”的题词。1988年,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兆麟将军纪念室”加强了向 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同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该校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实验中,群策群力,锐意创新。1988年,全校有 5个学年19个教学班进行大面积实验,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并在全省“注音识字、提前读 写”实验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王静秋、王若松、靳杨、董爱丽4位教师被评为省先进 工作者。1989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先进单位,此项实验被市教 育委员会列为17项教改成果之一。在首次教师职称评定中,该校有46名教师被评为小学高级 教师,5名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9月,何守文(教师)、刘仁国(校长)被评为黑龙 江省特级教师。 学校重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88年学校举办首届学生艺术节,并在市小学运动会 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6月1日,该校50名学生代表道里区少年儿童把精心绘制的长幅画卷送 给了邓颖超奶奶,邓颖超在回信中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做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一代!”同年,该校被评为市教育战线先进集体。 1989年,兆麟小学实验楼落成,新楼设有综合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美术室、书画 展览室、舞蹈排练室、图书馆、学生和教师阅览室、档案室、接待室、少先队大队部等。同 年,学生刘博雅、孙瀛、邓宁、杨智坤做为哈尔滨市少年儿童书画代表团成员赴日本访问。 二、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继红小学校建于1948年,原校名“东北烈士子弟小学校”,当时学生都是在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子女;后学校更名为“继红小学”,面向社会招生。 为适应教改需要,经市教委批准,继红小学同第六十九中学从1988年开始对口实行“五 四分段”学制改革试验(即小学5年、中学4年)。 该校于1982年与日本东京都品川区第三日野小学结为友好学校。截止1990年,双方领导 已经进行了3次互访,两校学生也有书信来往和书画交流。 1988年3月11日,继红小学与红旗乡旭光小学结为友好学校,两校在教育、教学、学校 管理等方面互相交流情况,并举办业务讲座、开展教学观摩等研究活动,两校之间互相启发、 互相帮助、切磋琢磨、共同提高。 该校在办学中一贯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学校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 风和学风,被评为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省卫生防病先进集体、全国红十字工作先进集 体、市卫生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市教育系统的文明单位。1989年,继红小学被列为省首批标 准化小学,并被授予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兵称号。该校根据进行整体改革的要求,从“课 程设置、五四分段、教师队伍”3个方面制定了改革方案,并把“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 质量”做为重点研究课题。该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教育活 动获得了全国少儿活动最佳奖。 1990年,继红小学占地7800平方米,有教职工78人,23个教学班,学生1650人。在专任 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小学超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1988年,市政府给学校拨 款32万元扩建教学楼,增加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扩建后学校有了图书室、实验室、教具室、 准备室、综合活动室和迎宾室,实现了全校一部制授课,并为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加强 “第二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场所。 三、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 师范附属小学校建于1956年,是哈尔滨市教委直属小学。1983—1989年,毕业生统考成 绩连续7年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全市小学之首。60年代曾是全国小学教育红旗单位。 1989年获市教育系统和省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师范附属小学校是国家教委安排的进行小学德育实验的学校。学校坚持“以德治校”, 培养教师重视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该校根据“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注重实效”的原则, 对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在德育整 体改革中,完善了“课堂教育体系”、“班队会教育体系”、“课外活动教育体系”、“基 地教育体系”、“校园文化教育体系”。该校规定每周第一节是传统的校训课;每年4月5日 —5月4日进行“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9月18日进行“不忘国耻”教育,9 月18日—10月1日进行“国魂与民族魂”的教育。每年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 1990年,有34个班、1410名学生,教职员83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 四、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 复华小学校是一座市级标准化小学,总建筑面积为4694平方米,操场5000平方米。有30 个教学班,1822名学生,79名教职工。学校一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德育 工作的新途径、新经验,制定了“从小培养良好习惯,打好做人基础”的整体改革实验计划。 1985年起,先后搞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现代小学教育”等实验。1990年总结出“ 培育‘四有’新人”的经验,在市政府召开的德育工作会上做介绍。该校在全校教职工中开 展“学前辈,树典型”活动,学习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 精神,学习全国劳动模范(本校教师)赵玉霞勇于改革、勇于拼搏的敬业精神。该校连年被 评为市、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从1990年,在全省小学自然课知识竞赛中,该校有36名学生 获奖,成绩居全市第一名,在市“数学未来杯”竞赛中又获第一名。在体育方面该校也做出 了显著成绩,1990年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该校还获得了“全国学赖宁 红旗大队”、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五、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 经纬小学校成立于1941年。1946年哈尔滨市解放后,民主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1949年 3月1日,该校被定为哈尔滨市重点小学,全校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50年代就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闻名于省内外。多年来,一直被评 为市教育系统标兵单位,连续被市政府评为第二十三届、二十四届劳模单位。 学校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优秀教师孙淑芝、吕敬先、张蕴珍,又先后涌现出了张兆英、 翟敬贤、杨钟声、贾淑英等全国优秀教师。 孙淑芝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创造性的作文教学,利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方面总结出十分有意义的教学经验。并连续在《东北教育》刊物上发表、 介绍。1951年,当时的松江省教育厅,曾在全省推广孙淑芝同志的教育、教学经验。1954年, 她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9年,她作为特邀代表出席 了全国工交战线群英会。 1988年以来,学校连续3年巩固率、合格率、升学率达100%,优秀率达98%。该校在德 育方面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制定了“一日常规”、“各科德育常规”、“实践活动常规”、 “校园管理常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 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市儿少工作先进集体”。 1990年,经纬小学有30个教学班,学生2004名,教职工263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 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29人。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从小学儿童心理、 年龄特点出发实施“快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重视“引趣”,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