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成人教育 第五章 社会力量办学 第一节 私人办学 沦陷时期,哈尔滨市私人办学有“普化补习学校”、“松岛日语学校”,1939年有王雁 秋办的“龙光商业学校”(学制2年);还有短期就业的培训学校,如“健生薄记学塾”、 “立信会计学校”、“逸云补习学校”、“启文数理化补习学校”、“育才打字学校”。这 些学校招收本市和附近各县未能考上国民高等学校的国民优级学校毕业生。 1951年,全市私人办学23所、88个班,学员2200人,教职工50人。开设专业有薄记、珠 算、裁缝、无线电修理、打字、美术、技术制图、汽车驾驶、文化补习等。这些学校都是短 期班,学习期限2—4个月不等。哈尔滨市文教局当时设有私学管理科负责管理与指导。 1953年2月,全市有私办技术学校29所,112个班。1957年6月,全市有私立联合学校3所, 其它私立学校15所,学员12272人。7月,私人办学交各区管理后,文化补习学校有所发展, 主要是高小班、初中班,学生来源是没有考入初中或高中的毕业生。文化补习学校实行单科 结业,每科学习3—4个月。私办技术补习学校有汽车学校、制图学校、车钳工学校、打字学 校、电工学校、会计珠算学校、裁缝学校、美术音乐学校等。这些私立学校学制最长为1年, 其余多为3—4月不等。汽车学校结业时可达到3级驾驶员水平,打字学校学生毕业时每分钟 能打200字,车钳工学校结业时可达3级工水平,制图学校毕业生能达到描图员水平。学校师 资多来自办学者本人及其亲属、同乡、同学等社会闲散知识分子。教职员工中文化程度大体 是高小、初中、高中(含高中)以上各占三分之一。补习学校只收学杂费。每月按收入总额 提取5%为学校公积金。一人一校私人办学的学费标准,经各区教育部门批准,收入归办学 人所得。 1978年,哈尔滨市有私人办学21所,学员577人,教职员25人。1978—1981年,出现了 私人办学的好形势,恢复和兴办了私立学校45所,学员增加1343人。1984年增至105所,学 员6551人,累计结业学员86113人。1985年为127所,学员38825人。1986年,私立学校发展 到130所,学员37653人,1987、1988年贯彻哈尔滨市政府关于《哈尔滨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 办法》,私立学校发展到193所。1990年达到198所,办班1844个,学员36727人,办学人员 659人,教师1663人,校舍建筑面积达6232平方米,其中专用教室有3393平方米,设备总金额 达23.8万多元。为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私人办学开设了包括电器维修、服装裁剪、 钟表维修、财会、美术、体育、文化补习、外语、理烫发、打字、食用菌、养殖等20多个门 类和近70个专业。道里区“大方美发学校”,道外区“艺蕾吉它学校”、香坊区“中华汽车 技术学校”、动力区“益民服装技术学校”被评为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道里区私立 北方艺校”是1981年由国画家吴镇东、高云岩,音乐工作者杨振锋、滕为民等联合创办的。 先后开设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等专业的长短班,每年学员都达千人。学校有专 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20多人,并经常聘请著名艺术家来校讲学。在5年里,办班200个,学 员5000人,有80多人考入高等艺术院校和被文艺团体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