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农业
第三章 种植业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秋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  50年代初零星发生,60年代曾一度蔓延为害。70年代曾泛滥成灾。选用抗病品种及综合防治措施,80年代基本控制其危害。 
    黄瓜霜霉病、蔓割病、角斑病 50年代中期零星发生。70年代早期曾一度为害,采取药物和综合防治措施。80年代两病均得到控制。 
    西红柿病毒病、脐腐病、晚疫病 60年代零星发生。采取药物和综合防治措施。80年代基本控制其危害。
    青椒、茄子三落(落叶、落花、落果)、黄莠病 60年代零星发生,70年代曾一度为害。采取药物和综合防治措施。80年代基本得到控制。
    西瓜猝倒病、蔓割病 50年代初发生,70-80年代零星发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其病害基本得到控制。 
    玉米瘤粉病,大斑病 50年代初年年发生,危害严童。选用抗病品种和综合防治措施后,到80年代,该病基本杜绝。
    谷子白发病、萎病 50年代发病率较高。60-70年代,引进抗病品种和综合防治措施后,80年代基本控制其危害。
    高粱黑穗病 50年代曾普遍发生,危害严重。60-70年代,采用抗病品种和综合防治措施,至80年代该病很少发生。
    二、虫害防治
    草地螟 50年代初时有发生,60-70年代曾一度为害。繁殖快、蔓延广,所到之处粮田、蔬菜、瓜果等作物均受其害。70年代中期;采取药物、人工等综合防治措施后,基本得到控制,80年代以后,只在局部零星发生。
    蚜虫(蜜虫) 50年代发生较为普遍,高梁、玉米、谷子、大豆及蔬菜作物均受其害,60年代初,用"六六六"合剂,可湿性"六六六"、乐果等药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措施,80年代基本控制其危害。
    蝼蛄、蛴螬  50年代普遍发生危害作物,60年代采用DDT、敌百虫拌种,防治效果好。70年代又推广乐果拌种、毒饵防治,80年代,基本控制其危害。
    粘虫 50年代时有发生,60年代采用药物喷施,选用抗虫品种等防治办法,80年代已很少发生。
    菜青虫(粉蝶)  主要危害白菜、甘兰、萝卜、菜花等,50年代发生较为普遍。采用人工捕杀、药物和综合防治办法,70年代基本得到控制,80年代零星发生。
    地蛆 50-60年代发生,主要危害白菜、萝卜,采用药物灌根及综合防治,其危害基本得到控制。 
    三、病虫测报
    50年代,区、乡"蹲点"干部均有查报病、虫情责任,并负责组织群众防治。60年代,区农业部门配备专人负责查报工作,做到及时向各级领导提供病、虫情报,组织群防群治。70年代,各乡镇设专职测报员,并配有黑光灯、高压杀虫灯等设备。进入80年代以后,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1990年,以区、乡镇、村三级科技人员为主体,建立病、虫测报站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