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教育
第二章 各类教育
第五节 盲聋哑教育
  
    东北沦陷时期,南岗区宣化街有一所俄国人开办的聋哑学校,学生中有3名中国儿童,以后停办。
    1939年,世界白万字会哈尔滨分会做为一项福利事业在道外十二道街办一所聋哑学校,有教师4人、学生13人。1949年,市教育局接收这所学校,改慈善性质学校为公立聋哑学校,并迁至南岗区龙江街。1951年,有学生47人。1952年,迁到分部街。1955年,成立盲童班。
    1958年,在宣化街建设新校舍,正式命名哈尔滨市盲聋哑学校,隶属南岗区文教科。1984年,隶属市教育局。
    办学初期,学制为预科二年,初等科五年。预科学习发音、看口形、手指语、会话。二年后学习科目与普通小学相同。
    建国后,改为八年制,预科二年,普通科六年。一至四年使用全国统编聋哑课本,五年以上使用小学普通课本。以后学技艺二年。培养盲聋哑学生有一技之长,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学校设备先进,有图书室、听觉训练室、律动室、游艺室、卫生室、儿童博物馆和动、植、矿物标本室供教学使用。
    1990年,学校有盲生班5个,学生60人,聋哑班15个,学生182人,教职工9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