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中共南岗区地方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在南岗地区的早期活动
第一节 组织建立与发展

    1922年1月,中共北京区执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派罗章龙赴东北考察工人运动状况到达哈尔滨市。哈尔滨是他考察北满的重点,罗章龙通过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现哈工大)教师张昭德(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的关系住进该校学生宿舍,在张昭德的帮助下,开始了考察工作。罗章龙回到北京后,向上级作了详细汇报。中共北京区执委会根据他考察的情况,研究决定派人来哈尔滨正式进行建党工作。
    1923年9月,中共北京区执委会派陈为人、李震瀛来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中国共产党哈尔滨组,归属中央直接领导,同时负责东北建党工作。
    1924年10月,因哈尔滨党组织被破坏,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派吴丽石来哈尔滨整顿恢复发展党组织。1925年夏,建立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吴丽石任支部书记,隶属中共北方区执委会领导。以吴丽石为领导的哈尔滨特别支部在南岗地区积极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1925年11月,党组织在哈尔滨许公纪念实业中学(邮政街143号)发展了赵尚志入党。1925年底,在哈尔滨市中俄工业大学(现哈工大)先后发展了吴保泰、高成儒入党。1926年,又在中俄工业大学发展了罗纯化、申钟岳两人入党。
    1926年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的决议精神,吴丽石在南岗比乐街召开了哈尔滨特别支部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高洪光、海涛、高成儒、赵尚志、吴晓天、苏子元等人,会上宣布撤销哈尔滨特别支部,成立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亦称哈尔滨地方委员会,吴丽石任书记。
    1926年9月,为加强党对学生运动的领导,中共北满地委决定将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现哈工大)、哈尔滨法政大学(现耀景街14号)、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奋斗路区公安分局附近)、哈尔滨许公纪念实业中学(邮政街143号)等学校9名党员,组成中共哈尔滨学生支部,这是南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高成儒任支部书记,隶属北满地委领导。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和任务是,在各学校组织学生会,开展各种进步活动,发展党团员,扩大学生党员队伍。许公纪念实业中学的赵尚志、法政大学的韩俊义、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的潘连山、哈一中的段中和分别负责本校的学生工作。
    1927年4月,吴丽石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正准备去武汉参加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时,得悉北满地委被破坏,十几名党团员被捕,立即返回了哈尔滨。5月中旬,吴丽石在南岗聋子街(现凤翥街)召开了北满地委扩大会议,分析北满地委被破坏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会议决定派高成儒作为哈尔滨的学生代表到汉口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28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提出在东北修筑吉林--会宁、长春--大赉、洮南--索伦山、延吉--海林、吉林--五常5条铁路(俗称五路)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哈尔滨掀起了大规模的反"五路"斗争。11月4日,学生支部按上级党的指示,领导发起成立哈尔滨学生保路联合会。哈中俄工业大学、法政大学、医学专科学校等2 000多名学生手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小旗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高呼口号。11月9日,再次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日本劫夺路权,全市召开了"反五路”斗争大会。会后,游行队伍到滨江道(现道外区,当时属吉林省)正阳街时,遇到滨江县知事李科元、警察署长高齐栋派军警阻拦,发生冲突。警察向学生鸣枪,混乱中有150余名学生受伤,造成"1l·9”流血事件。经过斗争,政府拨款1 000大洋作为受伤学生的抚恤费和补助费。11月13日,由于"11·9"事件,张焕相被免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职务。吉林省长公署训令滨江道,以滨江知事李科元、滨江警察署长高齐栋“对11月9日哈埠学潮办理不善",各予记过一次。到第二年的11月13日,哈尔滨学生5 000多人举行了庆祝"反五路”斗争一周年活动。
    1930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五月运动,在南岗秋林商行门前举行反帝大示威,游行群众捣毁了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现花园校址)。
    1930年12月,在李立三左倾路线的领导下,中共哈尔滨地下党组织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公开召集苏维埃代表大会,特警处派警察逮捕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