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党派 群团 第一章 民主党派 南岗区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和九三学社6个民主党派。 建国以来,为推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为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各民主党派帮助各自的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提高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做出了很大贡献。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区内民主党派中的部分成员受到挫伤。"文化大革命"中,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7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建南岗、教育、电表、黑大4个支部。1983年1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南岗区组建10个支部。1985年12月,九三学社组建南岗、兽研、49所3个支部。1987年4月,中国民主同盟组建南岗、第三中学、第三十二中学3个支部。同年6月,中国民主建国会组建南岗第一、第二两个支部。1989年2月,中国农工民主党组建1个支部。至1990年,全区各民主党派成员发展到46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高、中级职称的分别占78.3%和72.5%。 进入80年代以后,区内各民主党派,认真贯彻落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和新时期的总任务,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民盟主要领导人杨士颉曾任南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民建主要领导人邓开祥任区工商联副主席。1990年,南岗区各民主党派在省、市、区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有代表、委员36人。对省、市、区有关大政方针、两个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发表建议。各民主党派还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人才集中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员近千人,取得重大科研成果57项,发表有较高价值的科技论文61篇。同时,积极参加区内各类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活动,为发展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南岗区1990年各民主党派情况表(附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