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社会
第二章 劳动
第三节 工资福利

    一、劳动工资
    建国后,全区职工工资收入,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增加。1956年,贯彻全国工资改革会议精神,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工人进行靠级、定级和升级工作。1959年,市劳动局将区内市属和区属企业的劳动工资划归区管以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新工资标准,在全区13 627名职工中,给符合升级条件的2 298名职工晋升了工资,每人月增资额为7.76元。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按职工人数40%进行调整工资。
    1971年,对1958年以后及1960年初参加工作转正定级一直没有升级的职工进行工资调整。1977年以后国家为逐步解决工资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国家经济还有很大困难的情况下,着手改善职工工资关系,并给职工调整了工资,使广大职工生活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得到提高。
    1986年,根据哈政发(1986)1号、2号文件规定,对全区244家集体企业开展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参加工资制度改革的职工8 815人,应增资额110 187元,实际增资86 117元,节余工资额24 000元。这次工资改革,在升级幅度上坚持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解决了部分职工工资偏低的问题,统一了工资标准,改变了区街集体企业工资管理混乱状况。
    1987年,根据哈劳薪字第7号《关于国营、集体企业使用1986年国家下达的增资额指标调整职工工资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区属全民、集体企业部分职工工资进行调整。这次调整工资是按全区国营、集体企业14 481名职工人均1.8元增资额标准,及1986和1987年,两年企业3%奖励晋级指标合起来使用的,两项合计增资额为28 794元。其中,升一级的有374人,升半级的有4 410人,实际使用增资额28 323元,尚节余471元。 
    1990年,按照市里有关规定,对区属323家集体企业的19 192名集体职工和7 204名离退休职工普调了工资。为进一步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克服工资分配平均主义倾向,根据《哈尔滨市属国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试行方案》和《哈尔滨市集体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试行方案》的精神,在全区有具备条件的95家区属国营企业和15家区属集体企业实行"工效挂钩"。
    二、劳动保险
    1959年,南岗区开始在区属国营企业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省、市关于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集体企业参照执行上述规定。1979年,贯彻国务院《关于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83年,提高职工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标准。1985年,给企业离、退休职工增加生活补贴费。
    为保证退休职工生活,解除在职职工的后顾之忧,1987年南岗区成立社会劳动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南岗地区全民企业、事业单位全民固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基金、全民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基金、待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存储和下拨发放工作(简称三项基金统筹)。
    自公司开办以来,三项基金统筹率不断提高,1987年为82%,1988年为99.1%,1989、1990年均为100%,开展三项基金统筹的4年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1987到1990年,共筹集保险基金3 346.3万元,下拨企业2 034.7万元,存储1 310.6万元,为日后职工退休和解除合同的待业职工准备较充裕的后备资金。南岗区1987-1990年三项基金统筹情况统计表(附表)
    三、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建国以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企业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企业主管部门领导都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安全责任逐步明确,在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适当安排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
    1979年以来,随着区街集体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量的增大,区劳动科配备专职安全员2人。
    1987年初,区劳动局成立安全监察科,编制5人,负责全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
    1988年,市劳动局进一步下放安全监察权限,将地区内县团级以上的企业全部下放给区。至此,区安全监察所管企业730家,职工177 000人。为适应工作需要,安全监察科工作人员增至13人。同年8月,首先在建筑企业实行了安全员手册制度,同时,为区属460家企业建立安全档案。在安全监察工作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突出重点,依法监察严管严罚,使千人死亡事故发生率不断下降,作业场所尘毒合格率不断提高。全年共发生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千人事故死亡率为0.0419‰。
    1989年,共检查处理事故隐患1 812件,临时查封41个建筑工地和1个生产车间。全年共发生死亡事故5起,死亡9人,干人事故死亡率为0.0537‰,比市里下达的控制指标0.07‰,下降0.0163‰。1990年共检查处理事故隐患 l 002件,共发生死亡事故4起,死亡5人,千人事故死亡率为0.0282‰,比市里下达的控制指标0.06‰,下降0.0318‰。锅炉压力容器年检率均达到了100‰。
显示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