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城乡建设 第五章 环境卫生 第三节 垃圾清运 1949年1月,南岗区向社会募捐组建清洁合作社,用马车、手推车收运垃圾。1955年开始实行夜间拉运垃圾。1958年设置垃圾集中站,开始实行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筐倾倒。1963年,全区实行购买统一垃圾筐盛装垃圾,载运垃圾的汽车盖苫布。1966-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产闹革命,机械设备减少,造成大量垃圾积存。1972年,区环卫科恢复以后,环卫专业队伍与群众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调动社会车辆,突击拉运,全区共清除积存垃圾9 500多吨。同时,在全区设置592个垃圾站点。1974年,又设立两座大型垃圾集中站。1984年开始叉车作业机械化拉运垃圾,垃圾盛装改用金属垃圾方箱,改变厂延续多年垃圾用筐盛装的历史。全区垃圾站点954个,其中机械化作业站点占85%,机械化清运率达到100%。容器盛装率达到1 00%,日清运垃圾778吨。 1988年以来,为彻底解决马家沟河两岸,滨绥、哈长、滨北3条铁路线,新发、花园、十字、海河、宣威、牛房、清明和黑山8个居民小区,自家堡、张老道屯、尤家屯、哈达屯、牛房屯、杨马架子、马家沟机场7个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新增叉车8台、垃圾站点166个。1990年,全区共有垃圾站点1 120个,拉运车辆125台,日清运垃圾975吨,达到日产日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