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交通 邮电 第四章 公共交通 第二节 电车 一、有轨电车 1921年春,哈尔滨电业公司成立有轨电车筹备处。1923年,将电业创办权交给市董事会,次年又将创办权交给吉林省政府,在前电业公司筹备协商基础上,又加入官股,开绐筹建有轨电车。1925年12月,与德商西门子洋行签订合同,订购发电、电车和钢轨等设备。1926年,动工修建厂房,安装发电设备,并铺设文明街至警察街(现友谊路),喇嘛台(现博物馆)至哈尔滨铁路局两条有轨电车线路。1927年9月,轨道工程竣工,10月4日正式通车,两条线路里程14.24公里,往返车辆20台。秋林公司至警察街(现友谊路)、喇嘛台(现博物馆)至海关街是复线,其余是单线。1928年,修建哈尔滨火车站至景阳街,秋林公司至教堂街(现革新街)的复线。1930年,开辟道外大新街线路,将哈尔滨火车站至景阳街的有轨电车线路延长至道外十六道街。1931年,增设教堂街(现革新街)至文明街的复线。1938年,将喇嘛台(现博物馆)至哈尔滨铁路局的有轨电车线路延长到曲线街。1953年7月,修建秋林公司至太平桥线路,里程为3.7公里,购入电车15台开始有轨电车第8线营运。1958年,修建曲线街到和兴路线路,里程为1.2公里。至此,8条营业线路总里程41.98公里,有轨电车97台、拉车40台。这是自1927年创办以来,有轨电车达到的鼎盛时期。1958年以后,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有轨电车逐步被无轨电车所取代,至1987年6月27日,长达60余年的有轨电车客运历史结束。 二、无轨电车 1958年,市人民政府为创办城市无轨电车客运,发行无轨电车集资券。同年,建成由省人民政府至汽轮机厂长达4.6公里无轨电车线路。到1960年,先后修建省政府至博物馆、康庄路至道里新阳路、康庄路至博物馆、博物馆至道里友谊路等9条线路,营运里程46.9公里,配车70台。101(一线)、102(二线)、103(三线)等3条线路无轨电车先后运行,沿途经南岗区红军街、中山路、和兴路等。1966年4月,104(四线)无轨电车开始运行,由博物馆至太平桥。1970年,由博物馆延至和兴路。1986年延至哈尔滨电影机械厂,沿途经南岗区南通街、一曼街、大直街、学府路等,营运里程12.25公里。1975年,105(五线)无轨电车开始运行,由博物馆至道外景阳街。1978年,改由太平桥至道里新阳广场。1979年,延至哈尔滨车辆厂,营运里程7.8公里,途经南岗区南通街、一曼街、大直街、红军街。1980年以后,106(六线)、107(七线)、109(九线)先后运行,途经南岗区大直街、红军街、一曼街、和兴路、建设街、奋斗路、革新街、文明街等。至1990年,途经南岗区无轨电车运行线路8条,营运里程85.7公里。南岗区内无轨电车客运线路一览表(附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