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交通 邮电 第六章 邮政 电信 第二节 邮政 一、函件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清邮政经办信函、单双明信电、新闻纸、印刷品、货样、贸易契等函件业务。1912年,民国邮政增加商务传单、盲者文件等函件业务。1938年,哈尔滨中央邮局开办与日本、苏联、波兰、德国、捷克、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士等国互换函件业务。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首先恢复东北地区平、挂信函业务。1946年,相继开始与中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快递函件。1956年停办快递函件。1960年10月,开办特种挂号信函业务。1961至1969年,先后停办保价信函、货样、回执等业务。1987年7月开办国际特快专递贺年卡、明信片业务。1984年,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87年,开办有声信函件业务。1988年,开办国际特快函件业务。1990年,南岗邮政局共受理国内国际各种函件业务155万余种。 二、包件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清邮政开办国内包件业务。1912年,民国邮政增加保险包件、代收货价包件业务。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开始恢复小包件业务。1950年1月,按邮电部规定国内包件分包裹、小包、快递小包三类,国际包件分小包和包裹两类,包裹限重15至50公斤,小包限重15公斤。南岗邮局开办国际包件业务。1953年7月,邮政与铁路分工,邮局限收15公斤以下包件。1954年,包件又分包裹、快递小包两类,其中又分甲、乙两类保价包件。1956年以后,包件业务迅速增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人包件数量下降,工商业品包件急剧上升。1990年,南岗邮局共受理国内国际各种包件业务22.9万余件,其中工商业品包件占76%。 三、汇兑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经办小额银钞业务。东北沦陷时期,相继开办国内国际普通汇兑、电汇、定额汇票汇款业务。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恢复汇兑业务。1950年,通汇范围已达国内和世界各地。1951年,开办代收货价和代购货物业务。1953年,邮政与银行分工,邮政限办300元以下个人汇款。1959年,开始实行汇票内走的信汇制度。1961至1969年,先后停办代收货价,代购货物业务。1981年,恢复代收货价业务。1990年,南岗邮电局办理各种汇票27.3万张。 四、报刊发行 1947年,邮局代销《东北日报》。1950年,国家实行"邮发合一",报刊发行开始由邮局办理。1951年,邮局发行《东北日报》、《松花江日报》和《人民日报》3种。 1956年,报纸、杂志分别增至15种和50种。1978年以后,报刊杂志种类迅速增多。1986年,已发行报纸30种、杂志110种。至1990年,发行报纸200余种,杂志近1 800种,区内报刊发行点260个,发行员500多人,收订发行各种报刊200多万份。 五、集邮 1956年,南岗邮局在奋斗路开办集邮门市部,经营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和集邮用品。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集邮业务停办。1978年,恢复集邮业务。1981年,成立南岗集邮公司,向社会敞开供应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首日封、邮折和各种集邮用品。1982年各邮政支局开始设立邮票预订业务。1990年,南岗邮局发行各种纪念邮票15万枚。 六、邮政储蓄 1920年7月,南岗邮局开始办理"存薄储蓄"。1931年增加"支票储蓄”、"定期储蓄"、"定额储蓄"、"按月储蓄"、"在外者储蓄"、"存薄储蓄"、"官吏义务储蓄"业务。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邮政储蓄业务停办。1950年1月,代办银行定期有奖储蓄。1986年正式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88年又增加定期有奖储蓄、保值储蓄业务。1990年储蓄余额达4 700万元。 七、投递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南岗区投递业务由哈尔滨邮务管理局直辖,日投递3次,日发邮件5车次。1932年,成立南岗投递局,下设20个区段。投递范围包括南岗、道里、香坊、赛马场(现动力区)。投递分外文投递和汉文投递,包裹投递除商包自取外,其余用马车运送。快递邮件由市局统一出班。1939年,哈尔滨中央邮政局设投递员,日出3班,步行投递,星期日投递1次。 1946年设南岗区投递局。1949年有47个投递段,为步行投递,后改为人力畜力车投递。1954年,开始用摩托车向党政军机关、大专院校投递报纸。1955年,设义务乡邮站,解决没有邮电机构和邮政代办所地区的报刊收订、信件收寄传递工作,实现"乡乡社社有邮路",做到报刊、邮件投递到队、户。1956年11月,取消社邮递员,改为由国家邮递员投递。同年12月,沙曼屯邮电局改为投递局,在教堂街(今革新街)增设投递点,和兴路分局改为投递支局,负责投递市局33-38区段。城区每个区段平均服务面积0.66平方公里,平均服务人口8 120人,每日2班。郊区改由市局出班,使原隔日班均改为当日班,郊区可收看到当天的报纸,郊区每段平均服务面积0.34平方公里,平均服务人口7 670人。1957年,在工厂、基建工地、企业医院、商店、大专院校设立服务站,投递人员携带邮票、邮筒满足群众需要。1960年以后用机踏车投递。1975年实行按户投递,楼房到梯口,平房按户投。 1990年,南岗区有投递局3个,平均每局服务面积为15.53平方公里,服务半径2.22公里,投递区段67个,筒箱53个,其中平均每日投递邮件10 905件,报刊68 503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