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
蔬菜
【蔬菜基地建设】
    2003年,蔬菜基地建设继续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全市蔬菜基地建设总投资1080万元。其中,市投360万元,区投200万元,乡(镇)、村及农民自筹520万元。建设节能日光温室6.7公顷,大棚27公顷,安装节水设施270公顷,配备无公害蔬菜专用车3台,购买振频式杀虫灯200台、遮荫网10万平方米、防虫网10万平方米。经过省、市环保局确定,环境监测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0.67万公顷,实际达到0.96万公顷。有50个蔬菜基地确定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资格,发放无公害蔬菜基地标志牌和无公害蔬菜基地证书。产品定点检测面积达到3333公顷。其中,道里区667公顷,道外区400公顷,南岗区267公顷,香坊区467公顷,太平区667公顷,动力区200公顷,平房区665公顷,为市场提供无公害蔬菜18万吨,蔬菜品种达20余个。全市形成了香坊区龙紫花牌油豆角、太平区沃参牌胡萝卜、道外区东方红牌叶菜、道里区新发牌蔬菜、平房区大白菜等10余个品牌,其中龙紫花牌油豆角、嘉峰食用菌、新发牌油豆角、番茄、黄瓜、青椒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2003年平房牌大白菜、沃参牌胡萝卜获得国家首批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无公害蔬菜外销出口量达到7.96万吨,出口创汇1650万元。其中,道里区外销3万吨,太平区外销2万吨,香坊区外销1.84万吨,平房区外销0.3万吨,其他区、县(市)蔬菜外销量0.82万吨,产品外销到上海、山东、浙江、福州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逐步实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净菜上市包装化。
    2003年市农委为平房区、香坊区无公害蔬菜基地配备了3台专用车,全市无公害蔬菜专用车已达到10台。在已制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及五大类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起草了20个品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及相应补充标准。并于12月1日发布实施,印发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标准及技术手册10万册,培训农民10万人次。设立200户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监督员,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全年平房区秋白菜种植面积705公顷,总产量达到3.3万吨,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1%以上。推广了防虫网栽培技术、应用"杀虫灯"技术、茄果类嫁接技术、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测土施肥、配方施肥、施配方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