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农业科学技术 第三章 水 利 第二节 水利勘测 1958年,水利部哈尔滨勘测设计院测量总队严林岩等为解决冰上精密水准测量问题,在 松花江上进行精密水准过江测量获得成功,并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1963年,黑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简称省水利设计院)赵洪书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提出土壤孔隙度和孔隙比经验计算公式。它比理论公式计算简单,应用方便,而且不需 要做土壤比重试验,即可获得精密度较高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孔隙比,属国际首创,被中国 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及各省水利设计院广泛应用,获1978年黑龙江省 科学大会奖。1966年,丁本昌等研究成渠道水利计量尺。用于河渠纵横断面设计,水工建筑 物消能计算、河渠水面线计算、均匀流圆形管道水力计算等,获1978年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 1973年,李大友研究成电位双PH曲线法测定土壤PH值。理论正确,测得的PH值与碳酸根 吻合,而且方法简单,比离心比色法速度快,在全国推广应用,获1978年黑龙江省科学大会 奖。1975年,王良辰研制成双面明渠水力学计算尺。该计算尺有33条尺度,能进行50种专业 内容求解计算,20种普通数字计算。进行水利学计算比普通计算尺速度快5倍,误差不超过 5%,精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获1978年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 1981年,陈伟明等国内首次研制成SZJ2000型电阻网络积分模拟机。应用数控技术,实 现电阻网络模拟非稳态势函数场的初步程序化。测量范围可控,大容量、数字化巡检、准确。 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堤防截渗板墙加固、龙凤山水库坝肩截渗等10余项重点水利工程中应用, 获1982年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
||